2010年是江西人民虎啸顔开、虎虎生威的大好之年。随着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江西将步入绿色崛起的快车道,预示着江西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作为鄱阳湖水系之一潦河发源地的靖安县,距离省会南昌仅80公里,有着84.2%的全县森林覆盖率,95.7%的景区森林覆盖率,10.914万个/cm3的全国罕见之负氧离子含量,13.7—17.5℃年均气温(夏季27.5℃),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唯一的娃娃鱼之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三爪仑是全国20家国家示范森林公园之一,江西省独此一家,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生态一流、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赞誉其“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机遇如此之好,资源如此之优,地缘如此之佳,基础如此之实。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靖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靖安县委、县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的“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此不谋而合。我局认真组织学习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关精神,做足准备,主动策应,打造中国生态明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生态休闲为方向,科学合理布局,从规划上切合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奠定了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国家将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对外经济政策、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大力支持。靖安旅游发展要争取更大支持,搭上加快发展的“列车”,首先规划要与全省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相融相配,因此我们坚持突出生态环境优势,挖掘地方文化内涵,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注重功能分区,按照“一区一品,一区域一功能”的原则,集中建设躁都港背—骆家坪—天崖山—观音岩带状观光、避暑休闲区;橹崖—神仙谷—盘龙湖—宝峰寺—大梓河带状禅宗、养生休闲区;香田—仁首—双溪块状健身娱乐休闲区;金罗湾水上游乐休闲区;仁首古村群落区和两个旅游集镇,以及况种园林和东周古墓两个独立景点,建设百里生态休闲长廊。规避景点分散、开发粗放、功能重复、区域主题不鲜明的不足。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包装,从项目上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将为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以及吸引国际合作、企业聚集、项目落户的搭建重要平台,必将带来政策、项目、投资等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为此,我县重点包装策划一批旅游项目,建立旅游项目储备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且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成功新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一砚斋项目、投资5亿元的恒茂金罗湾国际休闲度假村、投资3亿元的华东交大理工学院大学生实训基地、中国首个娃娃鱼和由宝葫芦农庄投资18亿元的中部梦幻城开工建设。还有广东港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开发仁首石上国际休闲中心、横店集团投资的五O五生态影视城、浙江客商投资的江南大峡谷虎啸峡项目以及渣滩休闲度假村、动漫创意产业园正在洽谈,并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以保护生态为关键,加大创建力度,从品牌上对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苏荣书记在全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会上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项目可以获得项目,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靖安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为此,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由县委、县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创建生态品牌,继过去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江西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中国椪柑之乡、中国唯一的娃娃鱼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之后,又成功创建了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第一批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县、国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试点县、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以及金罗湾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毗炉村全国乡村旅游点。现正在积极创建九岭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全省绿色十佳县。
四、以加快发展为目标,开展宣传促销,用知名度和业绩为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国家战略赢得“通行证”。把宣传促销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促销活动,市场半径不断延伸,目前游客除了来自以南昌为主的省内各个地市的外,更有近一半来自湖北、安徽、浙江、湖南等地,甚至上海、广东、江苏、福建以及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的游客也在逐渐走进三爪仑,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性客源市场,旅游效益初步显现,据统计,全县旅游行业直接安排就业人员1600余人,间接获益的景区农民3000余人,2009年接待游客量101万人次,综合收入约21000万元。
2010年是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起始之年,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我们将把握契机、顺势而为,努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促进生态旅游业快速跨越发展。做好旅游项目规划设计,谋篇布局、绘制蓝图,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新项目、整合老项目,推进签约项目尽快建设,促使旅游项目更新、升级。
二、在市场拓展上求突破,促进生态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塑造一个生态主题形象品牌,打响知名度,产生美誉度;打造一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体现多样性的魅力;建立一个联合促销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尤其是主动加强与省内知名景区联合,拓展长线游市场;主动加强与温泉类景区联合拓展冬季市场;形成一个强大宣传攻势,扩大三爪仑旅游对外影响。
三、在行业管理上求突破,促进生态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继续推行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动态管理;规范旅游建设标准,对新老项目实施标准化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促人才培训、安全生产、质量监督、文明服务到位;完善行业协会建设,实现旅游行业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
四、在产业配套上求突破,促进生态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家乐,建设一批具有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花卉苗圃、农场、茶园、果园及传统工艺作坊;大力发展旅游购物,鼓励旅游商品开发、生产、销售;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娱乐,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健身运动项目;大力发展宾招业,建设一批高中档旅游宾馆、酒店。促使靖安旅游业衍生出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店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体育运动业、旅游商贸业、生态农业等要素配套产业,真正成为大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