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开心 | 日期:2008-11-17 星期一 | 天气: | 地点:杭州 |
杭州城外,西子湖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说的是,久远的宋代,在一座叫“龙井”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奶奶,长年以卖茶为生。那年,茶叶收成不好,老奶奶正愁眉不展之际,来了一位老翁。客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一眼便看中了放在墙旮旯的破石臼,声称愿出5两纹银将其买下。老奶奶忙不跌答应了,并好心地将石臼上的尘土、腐叶扫下,埋于茶树根下。老翁得知后,扼腕长叹:“我花5两银子,买的就是你那石臼上的垃圾呀!”闻此,老奶奶懊恼不已。可没过几天,奇事又发生了,院子里18棵枯枝败叶、毫无生机的老茶树竟突然发出了新芽,绿叶满树头。老奶奶喜不自禁,忙将嫩叶一一摘下,做成片片绿茶,泡出的茶水香气四溢,引得十里八乡的人争购者众。
传说归传说,西湖龙井茶叶形美味香可是名不虚传的。它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其叶嫩呈朵,形直如签,色翠微黄,味甘鲜醇,气雅高清,汤碧黄莹……东坡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盛赞之。
那日,慕名来到了传说中的龙井村,有幸看到、闻到并亲口尝到了世界绿茶的珍品——西湖龙井茶。
听导茶小姐介绍,在古代,西湖龙井常作为进贡皇宫的贡茶,当今也成为了进贡中南海的指定茶叶。它的加工方法很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方能制出上好的西湖龙井。
在所有的绿茶中,惟有西湖龙井为碱性茶,且能用冷水冲泡。听到这里,我不禁起了跬步千里《冷水泡茶慢慢浓》的文章来,原来,那并非完全是文人骚客的怪癖,其实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
中国绿茶中,名品繁多,一则其味浓淡迥然,或浓烈如酒,或淡而无味;二则其造型各异,或象虫,或如茧,或者根本说不清象什么!而西湖龙井则不然,它既保持着原有的清香,浓淡相宜,冷热随意;至于它的形状,更是平直完美,静美怡然,如同精致的书签。关于龙井美如书签,有传说为证:清朝年间,乾隆帝六次南巡,先后四次驾临龙井茶区看茶农采茶、制茶并曾亲自动手采茶。他把在胡公庙老龙井寺采的一些茶芽夹在书中带回京城,献给皇太后观赏。太后看了被书夹扁了的茶芽甚是喜欢,并指定要这样的贡茶,从此,龙井茶就保持了独特的书签外形。
导茶人员为我们每人沏上一杯清香四溢的龙井,并谦虚的解释说:“我给大家喝的是姑娘茶。”接着她介绍着,就象世俗社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一样,西湖龙井也茶分五级:顶级叫婴儿茶,平民难得一见,几乎全部进贡给了中南海作为国茶;二级又名黄毛丫头茶,百姓鲜有问津,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条件享用;三级才是姑娘茶,便是我们现在所喝;再往下两级分别为媳妇茶和婆婆茶,通常用来冲大碗茶或做枕头用。
听者一片唏嘘:敢情这茶中自有道啊。老子道:道亦道,非常道。这杯中之物,它们无生命,却不无感情,多少也解点尘世滋味呢,不然,何以所有的茶——无论它定位几级,也不管你居官几品,除了品出其香、醇、色、形外,都不难品出其共同的味道——那就是淡淡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