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鹰潭市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6/17 10:10:05

编者按:
    2011年6月11日《农民日报》在一版刊发了《村村建立理事会 户户参与新模式——鹰潭市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一文,介绍了我市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在短短两年多时间,使全市农村实现“六个基本没有”,处处呈现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的碧水蓝天景象。现予转载。

    本报讯 (农民日报记者文洪英 通讯员任江华) 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下戴村,只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看不见一点生活垃圾,闻不到一丝儿刺鼻异味。“以前,我们村脏乱差是出了名的,现在你看村头巷尾、房前屋后多干净,跟城里没区别!”省优秀共产党员、村民事务理事会理事长戴明良话语中透着自豪和自信。下戴村的变迁,是鹰潭市创新社会管理、营造美丽家园成果的一个缩影。

    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短短两年多时间,鹰潭市农村出现了“六个基本没有”的景象: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农户庭院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村间集镇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江河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道路上基本没有裸露的人畜粪便,公路铁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鹰潭农民拥有了一片自己创造的碧水蓝天。

    2008年8月,鹰潭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小组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组织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成功探索出一个切合实际又简便易行的“2 5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2”指农户和保洁员两个责任和行为主体、“5”指对农村垃圾的5种无害化处理方式,该模式当年在部分乡镇试点即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破解农村垃圾处理这一普遍性难题的“金钥匙”。

    “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工作开展容易,难在坚持。”鹰潭市委书记杨宪萍说,“我们要紧密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民主体地位、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夯实农村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

    鹰潭市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执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挂点督导、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制度。33位市级领导和132个市直单位一起,直接挂点到村组,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工作。

    据了解,鹰潭市在3156个自然村全部建立了村民事务理事会,全市理事会成员已达1.3万余人,其中党员理事长1000多人、党员理事3200多人,成为农户开展“卫生清洁”工程的“主心骨”。如今,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治理村镇范围和覆盖农村人口均达99%以上,并实现了处理模式的全覆盖;全市35个农村集镇均建有垃圾处理工场,废旧电池密封储存窖和有毒有害垃圾储存池各1000多个,实现了处理设施的全配套。

阅读 11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