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古墓结构成千古之谜

媒体:南昌晚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3/21 9:19:41


  挖掘机惊醒六朝古墓追踪

  ■出土大量东汉中期陶器碎片,具有很高考古价值
  ■墓室发现漆器,墓主的身份地位属于中层阶级
  ■前室比后室地势要高,与普通古墓有异,成难解之谜

  本报讯 记者 曾而礼 文 魏勇剑 图 昨日上午,备受市民期待的双港路六朝古墓终于打开了墓室大门,考古人员从中发掘出大量东汉中期的陶器。而该古墓前室比后室地势要高的特点,也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古墓中出现大量陶器碎片
  昨日上午8时许,古墓的挖掘工作正式进入到第二阶段,在两名工人的协作下,封门砖前的泥土终于被全部清空。8时30分许,墓室的结构初现端倪,为了不使文物遭到破坏,几名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内部,开始用随身携带的毛刷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工作。
  随着人们的一阵惊呼,上午9时许,第一件文物终于出土,考古人员从泥土中发现了半边类似罐子一样的陶器碎片。截至昨日15时许,考古人员陆续从古墓中挖掘出十多块陶罐碎片,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这些陶器都已经破碎,但依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墓主的身份地位属于中层阶级
  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表示,从这些陶罐的碎片上面的方格纹可以看出,这件文物属于东汉中期,并且这些陶器样式各具特色。
  记者发现这些出土的陶片颜色不一,有的呈深褐色,有的呈土红色,还有一些比较细腻的碎片则呈白色。市博物馆赵馆长告诉记者,这些陶器当中有部分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用来陪葬的。
  据了解,古人对生活用具和陪葬品放置的比例和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像这些土红色的就是专门用来陪葬的,烧制工艺比较简单。而白色的和深褐色的则是生活用具,做工上相对比较精致。
  赵馆长表示,回去后他们将对这些陶器进行修复,对研究南昌东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他们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一些漆器的痕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和棺木一起腐烂。从漆器的发现可以看出,墓主在当时应该属于中层阶级。
  古墓结构成为千古之谜
  这个古墓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一般的古墓都是放置棺材的后室比前室要高,方便积水能往下面流,不会损坏棺木。而这个古墓的前室要比后室高,这种现象极为罕见。据李馆长介绍,他们在以往对南昌古墓的发掘中从未发现过类似的构造。
  据李馆长分析,很有可能和当时的地势有关,也有可能是先人们在做墓时考虑到风水问题,才破格按照这种风格建设。具体古墓在建造中为何会采取这样的结构,目前还不得而知,这也成为古墓悬而未解的一个千古谜团。

  记者 曾而礼 文 魏勇剑 图 
阅读 62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