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周小川:通胀等风险将显著上升

媒体: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0/23 7:40:5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指出,当前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将会显著上升,金融业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周小川表示,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是中国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工作重点,这要求央行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出发建立逆周期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弹性;同时,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弥补监管真空和不足,防范和控制好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周小川指出,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

  他指出,国际上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的趋势也势必推动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仍面临着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艰巨任务。一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将会显著上升,金融业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另一方面,近年来,跨行业、跨市场的机构和交叉性金融产品快速发展,组织结构复杂、业务多元化的金融控股公司不断形成壮大,新型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活动的程度愈来愈深。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银行信贷在全社会融资中占比很高,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变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有很大关系。

  周小川介绍,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为了避免各种歧义,或可简单理解为资本要求、资本缓冲、流动性、杠杆率等,首先需要明确澄清其核心含义、框架结构和包含的具体政策要素。总体来看,宏观审慎政策首先是逆周期政策;其次是应对羊群效应等市场失效现象,使整个金融市场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第三是全球化下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和交易日趋复杂,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广泛的国际标准。

阅读 19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