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江西环境越来越好 中华鲟频现内河湖泊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6/3/11 7:04:28

误捕中华鲟被放生。 通讯员孙京波摄

“鄱阳湖又有渔民误捕中华鲟,不过已放归鄱阳湖。”3月10日,鄱阳县鄱阳湖渔政局局长助理孙京波向记者透露,近两年来,仅该局放生被误捕的中华鲟就有11条。

中华鲟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且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让人欣慰的是,在我省,由于渔民保护意识高,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被误捕的中华鲟均被放归大自然。

常常有渔民误捕

近年来,因长江水体受污染,中华鲟野生种群不断衰减,每年都会发生被渔民误捕现象。

3月6日,鄱阳县莲湖乡渔民毛起龙在鄱阳湖进行捕捞作业时,意外发现一条大鱼。经鉴定,这是中华鲟,未受伤。当日,这条中华鲟被放生。

1月27日,星子县77岁渔民张金刚捕获一条中华鲟。有趣的是,张金刚将中华鲟放生,不料它又跳到渔网里。28日上午,张金刚在鄱阳湖星子县城附近水域才将其放生。

不仅在长江、鄱阳湖,在赣江、庐山西海等内河及湖泊,也发现了中华鲟的足迹。

去年10月26日下午,峡江县罗田镇沙坊村朱林波在赣江支流水域也发现一条中华鲟,上报县渔业部门后,将这条中华鲟放归赣江。

2012年5月15日,庐山西海一渔民还曾在湖区发现6条中华鲟。

50多条中华鲟“回家”

渔政部门介绍,经多年宣传普及水生动物保护知识,渔民保护珍稀水生动物的意识提高,误捕珍稀水生动物后,有的会报告渔政部门,有的主动将其放生。渔政部门会视具体情况给予渔民相应奖励。

去年9月4日,永修县吴城镇渔民徐祥仟误捕中华鲟,他及时联系渔政部门后将中华鲟放回鄱阳湖,获1000元奖励。

据统计,近年来,我省渔政部门将渔民误捕的中华鲟及时送回大自然怀抱的达50多条。

野生中华鲟数量或在增加

省鄱阳湖渔政局专家告诉记者,渔民多次在鄱阳湖发现中华鲟,这说明鄱阳湖水域中华鲟种群的数量在缓慢回升。

“放生的中华鲟,不排除有养殖品种。”孙京波介绍,2014年,鄱阳县在放生一条体型较大的中华鲟前,中科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专家经取样比对发现,这条中华鲟是杂交品种。

“这些年,有关误捕中华鲟的报告不少,或许表明野生中华鲟在我省数量在增加。”省渔政专家说,中华鲟在鄱阳湖等水域被频繁发现,主要是因为该水域的环境和渔业资源有了极大改善,再加上周边对于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宣传保护,这给野生中华鲟营造了很好的生存环境。

江西日报记者徐黎明

阅读 52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