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刘青春怀揣宜春学院录取通知书,走进了大学校门,但他一没有行李,二没有钱交学费,在学校的帮助下,他才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如今他已是宜春学院青春苹果服务中心的法人代表。
刘青春的老家在山西运城——一个盛产苹果的地方,由于家境贫寒,在中学时,为了解决学费和生计问题,他做过苦力、卖过带鱼、开办过跆拳道培训班,凡是能挣钱的机会,他都不放过。
上大一那年,他白天学习,晚上去当家教,等到周末的时候就去当推销员;寒假前,父母打电话说家里的苹果熟了,让他假期回家尝一尝家乡的苹果,可他却买不起回家的车票,但这件事让他产生了要把家乡的苹果卖到宜春的想法。
想法是好的,可是,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人生地不熟,怎么打开销售局面?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自己曾经打过工的饭店老板借启动资金。没想到饭店老板竟然答应了借钱给他,而当地的苹果批发商也愿意同他合作。
原以为就可以挣到钱了,但事与愿违。因为缺乏经验,事先没有和批发商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当货车将15吨苹果拉进市场时,批发商竟然以苹果外观不好看,卖相不好为由压价。于是他背着双肩包到宜春的各个中学去推销苹果,在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不仅苹果很快就畅销了,还接到了不少订单。
2009年11月,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他的青春苹果服务中心在学校大学生孵化基地注册成立了,并大胆地走出校门,把青春苹果销售到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等。慢慢的,“青春苹果”在宜春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
如今,他的青春苹果服务公司已经粗具规模,招聘了30多名在校贫困大学生,每个月的营业额可达到20多万元,并为许多在校贫困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