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上榜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媒体: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6/12 8:42:07

国内发现时代最早、延续生产时间最长、遗迹最多且最全的造纸遗址;对研究造纸术发展意义重大;10年内江西第四次获中国考古界最高荣誉

  本报讯(记者郁鑫鹏 实习生金媛)6月11日,从北京传来消息,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揭晓,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发掘的高安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从全国300多个入围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元代抄纸房遗址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继进贤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之后,江西考古工作第四次荣获中国考古界最高荣誉,进一步奠定了江西文物大省的地位。

  2005年,在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时,高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该市华林风景管理区东溪周岭村的山间田地里,发现16座水碓遗迹。为了搞清其用途与年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高安市博物馆决定联合进行调查与试掘。整个发掘分为两期,2007年9月至10月为试掘阶段,发掘了7座水碓遗迹,并发现了福纸庙造纸作坊遗址;2009年10月至12月为正式发掘阶段,主要发掘福纸庙造纸作坊遗址,并开展相关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据悉,两期发掘共揭示各类与造纸有关的遗迹42处。在福纸庙作坊发掘区揭示出的沤竹麻塘、蒸煮竹麻留下的大片红烧土,堆石灰留下的粗砂土,烧灰碱的灰坑,拌灰与晒料的工作台,接水管、排水沟、储水坑以及抄纸房遗迹和附近的水碓遗迹,反映了从伐竹到沤料、煮料、腌料、舂料、配药制浆直至抄造成纸的一整套制纸流程,可以完整再现古代造竹纸的一整套工序。

  据悉,22位终评评委一致认为:华林宋元明造纸作坊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造纸遗迹最多的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南宋)、延续生产时间最长(南宋、元、明)的造纸遗址,宋元明三个时期的造纸作坊遗迹地层叠压关系清楚;是目前我国发现造纸遗迹最全的遗址,可以完整再现古代造竹纸的一整套工序;还是我国第一个经过考古发掘的古代造纸遗址,是科技考古的新领域,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展有极高的价值。

阅读 11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