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韩涛、首席记者左阳天报道:第10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记者7日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本届广交会上我省成交活跃,与106届相比增长12.6%。但江西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国家有关政策的持续性及成本上涨等因素心存忧虑,成交短单多、长单少。
江西团成交增长12.6%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和出口成交呈现恢复性增长,但未达到危机前水平。截至5月4日,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3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大会出口成交额343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2.6%,比2008年同期下降10.3%。
江西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工作人员透露,本届广交会我省共有286家企业参展,展位513个,参展人员近2000人。我省本届广交会成交活跃,与106届相比增长12.60%。我省在展位分配上突出生产企业、名特新优产品,参展企业、参展商品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我省的纺织服装产业、机电建材产业、轻工工艺产业的参展产品档次有了新的提高。
成交短单多、长单少
江西大部分企业普遍反映本届广交会人气非常旺盛,一些新兴市场采购商的采购欲望明显增强。
同时,我省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国家有关政策的持续性及成本上涨等因素心存忧虑,成交短单多、长单少的现象依然突出。
据介绍,受冰岛火山爆发影响,二期(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行)欧盟地区采购商到会同比下降23.6%。除此之外,对美国、中东、希腊等国家市场的成交与上届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一情况说明国际主要市场的复苏过程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宜过于乐观。
“现在成交的订单大多是一个月左右的短期订单,两三个月乃至半年以上的订单少之又少,很多企业对三个月、半年后的国际金融环境都没有十足的底气。希腊、西班牙的评级连续下降,还有我们很多企业对几个月后的汇率捉摸不透。就出口业务而言,如果现在就签订几个月的合同,到时候吃亏的很可能是中国企业。”吉安市某电子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让很多江西企业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