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9时,为全面落实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取实践报告的相关数据,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赴余干县农业法律知识宣传社会实践队走进了余干县人民法院,对立案庭副庭长余志华进行了专访,并在法院内展开了问卷调查。
整个访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社会实践队成员们紧密结合此次法学院“三下乡”活动主题,在访谈过程中,与余庭长交流了诸多农业法律知识,并探讨了相关农业法律问题。余庭长指出,司法保护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是一种善后救济,其实也是对国家工作的一种监督。农民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假融资和土地承包等领域。“当前,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也建立了较为完善合理的体制,但由于在落实过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限制,农民利益未能真正实现,这也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余庭长语重心长地说到。而在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方面,余庭长谈及法院曾多次举行现场庭审,进行法律宣传来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问卷调查是以该法院工作人员为主要对象展开的,内容涉及对农民维权方式的看法、意见以及保护农民利益的建设性方案等多个方面。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大家可以了解到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以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司法工作者们在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为农民维权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
对法院工作人员的专访及在法院进行的问卷调查,让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对法院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正义之剑,它维护弱者又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余干县人民法院之行作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一站,不仅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内容,而且为社会重拾对法律的信心树立了光辉典范。(文/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李霞 联系方式:150708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