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9/12 7:27:04
中国江西新闻网9月11日星子讯(潘甬 报道)9月10日上午,星子县城建工人在县城紫阳路施工过程中发现四段明代石牌坊构件。经文物所专家鉴定,此牌坊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5),系当地士绅为旌表明嘉靖朝刑部尚书陶尚德所建。
据发现者程湘达老人介绍,嘉靖牌坊亦称“陶尚书牌坊”,高8米,宽约9米,横跨县城紫阳路和冰玉路交叉路口,截面680平方厘米。牌坊结构为四柱两层,横梁及立柱有人兽、花鸟浮雕。石柱前后共有八只石狮拱卫。建筑恢宏大气、制作工艺精巧。1959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后因道路施工等因素致遗址消失。现牌匾部分由该县文物所收藏,其余构件则分散四地、部分已经散佚。
此次发现的石牌坊构件是四段石柱,造型古朴厚重、刻有简单纹饰。目前,该县文物部门已着手制定方案、并派专人值守,计划刻日起开始发掘。
星子县是古南康军治所在,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沉积深厚,有“真儒过化”之美誉。除了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外还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此次发现的嘉靖石牌坊主人系明代刑部尚书陶尚德。陶尚德,字祖容,号剑峰,星子粟里(今栗里陶村)人,为陶渊明后裔,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曾任云南御史,刑部尚书等职。其人刚直不阿、与权奸严嵩做过斗争。告老还乡后,当地士绅自发为其筹建旌表牌坊。隆庆三年,陶尚德82岁大寿,明穆宗还亲自下诏表示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