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将对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一文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江西的湿地现状如何,将如何对湿地进行保护?记者日前采访了江西省林业厅湿地保护办公室黄主任、南昌市林业局湿地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先生,了解到我省已经启动湿地资源调查,而南昌将于本月启动湿地资源调查摸底。
信息日报记者封云/文
六大原因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据了解,2014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江西省境内对湿地保护进行了检查,发现湿地被占用和污染问题相当突出。
调查显示,我省一些市县城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填埋湖、塘等问题。南昌市林业局湿地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先生还介绍了多处湿地被污染的情况,鄱阳湖和“五河”等重要湿地的局部地段水质污染严重,富营养化加剧,使得鄱阳湖滩涂草洲植被缩小,湖底趋于沙化。
据省湿地办人员介绍,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填埋、围垦、占用湿地;二是向湿地大量排放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各类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工业废弃物;三是水土流失严重,河湖泥沙於积;四是渔民加大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五是鄱阳湖水位连年低枯,影响整个流域;六是涉水工程建设、湿地植树、河湖驳岸硬化和过度放牧对水生生物栖息地造成严重干扰。
8公顷以上纳入省重要保护湿地
“为了迅速恢复自然状态,将大力种植本土水生植物。”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今年起将开展一系列湿地保护工作,编制城区湿地保护规划,尽快查清城区湿地资源情况,建立城区湿地档案和地图数据库,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议将城区湿地面积8公顷以上的纳入省重要湿地保护;5~8公顷的纳入设区市级重点保护;2~5公顷的纳入县级重点保护。优先保护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湿地,重点突出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岚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省重要湿地)以及青山湖、瑶湖、军山湖、象湖、艾溪湖等省重要湿地。
记者了解到,由于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群众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因此我省要探索湿地生态补偿措施,对湿地资源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因保护湿地受到损害的,给予适当补偿。
湿地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不同
为了丰富市民的休闲场所,南昌近年提供了8处湿地公园供市民踏青,分别为: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渔舟湾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南昌县澄碧湖湿地公园、孔目湖湿地公园、新建县望城滨水湿地公园、南昌县兴农沙漠森林公园。
为什么一方面提倡保护湿地,一方面又要给市民提供这些湿地公园为休闲场所呢?张先生介绍说,湿地公园同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两个概念,湿地公园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而湿地自然保护区则不能随意让人进入,可在其周边观光。“但在游览过程中,希望市民不要随意践踏植物、不乱扔垃圾、不抓鸟,管护自己行为不进行破坏性行为;看到别人的不文明行为,也要进行制止,要爱惜湿地公园一草一木。”湿地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作者:封云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