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2008年冬季枯水及其影响

媒体:原创  作者:鄱湖水
专业号:鄱阳湖水文人 2009/6/12 10:04:25
鄱阳湖2008年冬季枯水及其影响
2000年至今,鄱阳湖一直处于偏枯状态,尤其是2003年到2008年,鄱阳湖连续6年出现严重枯水,枯水持续时间之长,枯水严重程度之剧,均创历史记录;社会经济影响之大,也系历史罕见,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为弄清鄱阳湖枯水具体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真实状况,探讨枯水形成原因与机理及枯水调控对策,鄱阳湖水文局先后于2009年1月16—17日和2月22—26日派出技术人员,进入湖面与沿湖县、乡(镇)、村开展2008年冬季枯水及其影响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大量水文资料,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及访谈和座谈中获取的大量信息,编写本调研报告,供有关部门、有关工作参考。
1 枯水水情特征
   由于处于鄱阳湖中部北岸的都昌水位站2008年冬季出现了刷新历史最低水位纪录的特殊枯水水情,故本报告主要以都昌水位站为代表,分析鄱阳湖2008年冬季枯水特征。
   都昌水位站2008年平均水位12.63m,较1952—2007年平均水位13.86 m偏低1.23m;2008年最高水位17.46m,较1952—2007年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值19.01m偏低1.55m;2008水文年(2008年4月—2009年3月)最低水位7.99m,较历年最低水位(均以水文年统计)平均值9.68m偏低1.69m,由此可见,无论从年最高水位,还是从年平均水位,或是从年最低水位看,2008年均属枯水年份。尤其是年最低水位7.99m,再次刷新了2008年1月18日曾创造的历史最低水位8.05m,因此,从都昌水位站水情看,2008年鄱阳湖为特枯年份。
为便于枯水分析与叙述,根据历次鄱阳湖枯水影响调查,将枯水划分成五个等级:低于多年平均水位1m以下为枯水,低于多年平均水位2m以下为较严重枯水,低于多年平均水位以下3m为严重枯水,低于多年平均水位4m以下为特别严重枯水,低于多年平均水位5m以下为极度枯水。对于都昌水位站取为:低于13m为枯水;低于12m为较严重枯水,低于11m为严重枯水,低于10m为特别严重枯水,低于9m为极度枯水。
都昌水位站实测水位变化过程表明,在2008年4月—2009年3月的一个水文年度内,鄱阳湖先后出现了4个枯水时段,第一个枯水时段出现在2008年5月上旬—6月上旬,不仅水位低于13m,且较历史同期平均水位偏低1—4.29m,其中5月下旬为较严重枯水状态。第二个枯水时段出现在2008年10月中旬后期—11月上旬,以10月下旬后期—11月上旬前期枯水程度最高,为严重枯水状态,沿湖农村取水发生一定困难。第三个枯水时段出现在2008年12月上旬—2009年3月上旬,以2009年1月下旬—2月下旬前期最为严重,其水位一直低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尤其是1月24—31日,其水位低于1952—2007年历史最低水位(8.06m);其次是2008年12月下旬后期(12月27—30日),水位也低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好在持续时间较短。2008年12月20日—2009年2月26日的69天内,鄱阳湖中部湖区一直处于极度枯水状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因取水困难极大,受到严重影响,都昌县城居住在较高地段和较高楼层的居民家庭自来水出现间断性断水,受到严重困扰的居民近4万人,占县城总人口的1/3;受到较重影响的城乡居民共20余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4以上。第四个枯水时段出现在2009年3月中旬后期—4月中旬,其中3月23日—31日和4月6日—4月中旬为较严重枯水状态。
2008年冬季,除鄱阳湖中部的都昌水位站出现了长时间的干旱枯水外,北部的湖口、星子站,南部的康山水文站和中南部的棠荫水文站也出现了长时间的枯水,其中湖口站枯水时间主要出现在2009年1—2月,其它4站主要出现在208年12月—2009年2月,枯水时间南部湖区比北部湖区更长,枯水程度则以中部都昌县境内最为严重。
鄱阳湖各水位、水文站的本水文年度最低水位均出现在2009年1月下旬后期(1月24—29日,),除都昌水位站外,其它各站本水文年度的最低水位均高于历史最低水位,都昌站本水文年度最低水位稍低于历史最低水位,是个值得关注的特例,其形成原因将在后面进行专门讨论。在湖区的五个水文(水位)站中,星子、康山两站本水文年度的最低水位较历史最低水位(两站均出现在2004年1月)偏高值不大,均为0.38m,而湖口、棠荫两站本水文年度的最低水位较历史最低水位偏高值很大,分别达1.04m和1.33m,造成各站之间这种差异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今后收集更广泛资料,作进一步分析论证。
近几年来,鄱阳湖冬季水位呈显著的下降变化趋势,尤其是以隆冬1月中部湖区为最甚。1月为鄱阳湖全年最干涸的月份,且月平均水位下降速度与幅度及持续年数居冬季各月之首,对湖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湖区水生物越冬构成极大威胁,是抗旱中应予考虑的重大问题,理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从都昌水位站历年1月平均水位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鄱阳湖中部冬季水位近5年来持续大幅下降,在近58年来(1952—2009年)绝无仅有,表明中部湖区枯水形势极为严峻,对水资源持续利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困难与问题。相比之下,北部湖区水资源持续利用形势相对平缓,问题相对较小,南部湖区的情况介于中部湖区与北部湖区之间,冬季水资源持续利用形势也较为严峻,困难相对较大。解决鄱阳湖中部湖区因枯水不断加剧而引发的冬季水资源持续利用困难,迫在眉睫,不容迟疑。
2 枯水影响调查
鄱阳湖水文局组织的两次2008年冬季枯水及其影响调查中,第一次调查(2009年1月16—17日)主要针对当时枯水情况下鄱阳湖通江水体涉及的范围与位置、中南部湖区主航道(俗称东航道)形态变化状况、中部湖区(都昌县范围)沿湖岸边城乡集中供水的取水口运行状态等,利用小型快艇进行实地察看或测量,初步弄清了星子水位8m对应的鄱阳湖通江水体水面分布和水面面积;揭示了鄱阳湖中部湖区(都昌县附近水域)枯水位逐年下降、年最低水位不断被刷新的水文环境方面的原因(上面已经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摸清了中南部湖区沿岸取水口的取水困难程度。第二次调查(2009年2月22日6日)主要针对中部湖区枯水经济社会影响与所造成的干旱灾害,在沿岸陆地开展座谈与访谈,调查人员先后深入都昌县水利局、都昌县农业局、都昌县防办、都昌县周溪镇政府、都昌县自来水公司、周溪镇水管站、都昌县城水厂、周溪镇水厂、2799项目周溪精养基地、周溪镇柴棚邵家自然村、西源乡滚子圩区等单位(或地方)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对群众访谈,基本掌握了鄱阳湖中部湖区异常枯水对都昌县沿湖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和工商企业生产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等社会经济领域影响范围与程度,收集了基层干部和普通民众对鄱阳湖枯水影响的真实反映与治理诉求,是专业技术单位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鄱阳湖枯水调控建议的宝贵材料与依据。
对于都昌县,2008年水文年度内(2008年4月—2009年3月)鄱阳湖出现的4次枯水中,以出现在2008年12月上旬—2009年3月下旬的第三次枯水过程负面影响最大;其次是2008年10月下旬后期—11月上旬前期的第二次枯水过程,农村取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困难,部分旱地作物灌溉受到阻碍;出现在2008年5月上旬—6月上旬的第一次枯水过程,对沿湖乡镇早稻灌溉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自流灌溉无法进行,不仅加大了取水难度,增加了取水成本,还使部分早稻发生轻度旱情,影响其成活发育。
根据都昌县防办与农业局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都昌县早稻受旱面积约2万亩,秋冬旱作物(主要是棉花)受旱面积12000亩,与2006年和2007年相比,农作物旱灾面积较小,主要是由于鄱阳湖异常枯水出现时间相对较晚(2008年10月下旬以后),大部分主要农作物(如晚稻、花生、红薯等)已经成熟,基本不需灌溉。
2008年冬季鄱阳湖中部湖区异常枯水,对都昌县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发生困难,二是民间航道基本瘫痪。据县防办统计,全县农村饮用水困难人数达12.7万人;城镇集中供水困难更大,如都昌县城自来水厂从2008年12月22日起就出现自然取水困难,便立即从九江市请来专业清淤公司,每天花费5000余元,保证临时搭建的二级提水泵站正常取水,直到2009年2月26日,时间长达67天,包括二级提水泵站设备购置与安装,总开支达39万元(每吨水成本增加0.39元),才做到县城大多数居民家庭基本不断水。但由于水压偏低,加上春节前后用水量特别大,仍有部分居住在较高地段和较高楼层的居民出现间断性停水,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春节前后的节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社会负面影响极大,政府有关部门和供水企业的工作压力很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民众的不安情绪。
由于湖水位异常偏低,沿湖地带的地下水位也随之下降,农村井水出量大幅减少,很多村庄出现排队挑井水的现象,高峰时农村用水困难人数超过10万。
都昌县大多数民众居住在鄱阳湖畔,民船是农村群众运输与进城采购的主要交通工具,尤其是离县城较远的湖边居民,基本上依靠小型机动船只进县城搬运生活必需物资。2008年冬季鄱阳湖中部湖区长时间异常枯水,都昌县城原港道码头完全显露成陆地,无论大小船只均无法驶进县城,只能停靠在县城西南面2km以外的湖汊内,造成部分沿湖农村居民进城困难。调查时,周溪、三汊港、和合、大沙等沿湖乡镇的很多船民情绪激动,部分民众甚至怨声载道,表现出极大的忧虑,纷纷强烈要求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对严重枯水进行控制,切实解决枯水给民众带来的生活困难,以便让沿湖农村居民象以前那样,顺利地将小船直接开进县城采购年货和访亲拜友。
笔者通过两次实地调研深切地体会到,在当今国家号召建立和谐社会的形势下,鄱阳湖连年异常枯水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活上的不便与困难,正在引起部分群众的不满,不少民众感到失望,其社会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3 枯水对策探讨
    这两次调查之后,笔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过去怎么也不会想到,鄱阳湖连年枯水给沿湖民众造成的心理伤害会是如此之大!县城部分被调查居民和所有被调查船民对未能及时解决枯水问题的责骂声,让我几个月来一直难以静下心来完成这篇调研报告。他们虽然知道我只是水文部门的一名普通职工,对我进行责骂完全与事无补,毫无作用,但他们发泄了,发出了他们内心长期被压抑的呼声,盼望通过我的笔,传达给有关部门的领导。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虽然无法对他们作出任何解释与安慰,但我早已下定决心将他们的诉求公诸于世,并尽可能转达给有关部门和领导。虽然我无法判断鄱阳湖日益严重的枯水危害何时能得到根治,但我坚信通过我的调查与分析,会让全社会有识之士真正了解鄱阳湖枯水的巨大危害,充分理解鄱阳湖枯水控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下面的枯水对策探讨,不仅是本文的分析结论,而且是湖区民众的强烈诉求。
3.1 尽快实施鄱阳湖枯水控制
都昌县城自来水厂厂长张小林说:都昌县城供水近几年来一直非常困难,每年采用人工二级提水的办法,也难以保证县城居民饮水安全,已经到了非控制鄱阳湖枯水不可的地步,希望能将鄱阳湖都昌水位站冬季水位控制在9m以上,以保障县城供水与用水安全。
都昌县城金街岭居委会居民曹建明认为,居民饮用水一年比一年困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党中央改善民生的政策,政府应将冬季的鄱阳湖控制起来,决不应让枯水一年比一年严重,不断地危害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
笔者通过两次调查,深深地感到湖区民众对控制鄱阳湖枯水的强烈要求,表明控制鄱阳湖枯水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非实施不可,且刻不容缓。水利部门作为国家水行政主管机构,必须顺应民意,研究实施鄱阳湖枯水控制方案,尽快实现鄱阳湖枯水控制。
3.2 大力改建集中供水设施
    以都昌县城自来水厂为例,目前设计供水能力为30000t/d,由于取水受到限制,正常供水能力只有15000—20000 t/d,而县城自来水需求量在以每年26%的幅度递增,加上冬季水位逐年下降,水厂供水能力相应降低,到2009年冬季或2010年冬季,现有供水能力无法满足用水需求,必须尽早进行全面改造,从降低取水口、加大取水能力、增强输水能力等各个方面,提高供水能力,保障用水安全。
    都昌县大部分沿湖乡镇已建设小型自来水厂,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造或扩建,以适应城乡需水量的大幅提高。
国家有关部门应将鄱阳湖区自来水厂建设与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力求尽早解决由于鄱阳湖枯水加剧而造成的供水困难问题。
3.3 全面改造农业灌溉泵站
    近年来鄱阳湖枯水位不断下降,枯水出现时间明显提高,枯水持续时间显著拉长,使得沿湖大部分提水灌溉泵站秋冬季取水口出露,取水泵空悬,严重影响秋冬灌溉。
 随着三峡水库进入正常运行阶段,10月份长江上中游来水进一步减少,如果遭遇严重干旱年份,鄱阳湖10—11月枯水必将进一步加剧,秋冬季(尤其是10月份)灌溉用水困难更大,对湖区农业生产和江西乃至中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应对沿湖农业灌溉泵站进行全面改造,使其在灌溉期历史最低水位情况下能取到湖水,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
3.4  加强枯水成因与对策研究
鄱阳湖枯水逐年加重,是不争的事实,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且相互作用,尤其是人为因素放大了自然因素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如何应对枯水影响,根本在于通过适应性对策,有效地抑制或减轻鄱阳湖枯水对湖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的不良影响。所谓适应性对策,需要同时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及人文多方面的协调关系,在技术可能、经济允许、社会支持、生态改善、以人为本的综合前提下,实施具有综合功效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切实做到将枯水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的综合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  闵骞)
 
阅读 63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