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雄:衷心感谢万钢副主席所作的精辟、重要的讲话和大力支持。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杜鹰:尊敬的华建敏副委员长、万钢副主席,尊敬的苏荣书记、新雄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发改委对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真诚地祝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能够不断地取得新的进展,早日建设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沿长江和沿京九两个经济带的交汇点,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去年初,我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江西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规划的编制工作。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贯彻落实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必须牢牢把握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主线,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布局、改革开放、以人为本、促进绿色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规划实施中,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护好一湖清水。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把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在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要以湖体的保护、湖滨的控制、生态廊道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生态空间的架构,有效控制湖滨和江河源头地区的人为破坏,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符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要按照防治并举及、统筹生产生活,兼顾城市、乡村的原则,实行最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
第二,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已经初步建设了以汽车、航空和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药材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江西省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兴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要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建新型工业体系,要发挥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商贸物流、金融冒险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第三,要着力培育生态文化,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与此前已经编制的若干个区域规划不同的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把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作为规划的三大奋斗目标之一,这是规划编制的亮点,也是规划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要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还要积极营造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要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要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要创建生态城市,打造绿色乡村,提高城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引导绿色消费,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
第四,要提升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要将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搞好,而且要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在区内要按照“两区加一带”的功能区划,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区外,要以沿江沿线城市为支撑,以长江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依托,积极推进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重点区域在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对接,促进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借势发展。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在湿地保护、流域综合开发、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第五,要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难题,要推进那些直接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改革,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考评机制,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推动资源环境要素价格改革,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影响生态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
国家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和综合经济部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将结合自身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鄱阳湖经济区的建设,共同把规划贯彻好实施好。一是加强协调推动,我们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江西省人民政府在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一系列专项规划,协调有关方面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为贯彻落实好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我委将积极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重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并协调落实好具体的扶持政策。三是加强监督和评估,密切关注规划的实施情况,加强对贯彻落实工作的督促和检查,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会同有关方面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适时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动态评估,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协调解决。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江西鄱阳湖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规划的实施为契机,脚踏实地,强化措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共同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