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推广芦荟 造福民生

媒体:科技日报  作者:谢绍明
专业号:余江帆 2012/2/1 9:25:08

 原国家科委顾问 谢绍明

    今天,科技日报推出了《芦荟在中国》专栏,这是中国芦荟业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我作为中国较早推广芦荟种植和加工产业的积极分子之一,对芦荟充满了感情。二十多年前,在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宋健主任等同志领导下,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科技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为芦荟产业的发展推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9年11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在考察北京郊区昭贵芦荟公司基地时,欣然书写了“芦荟产业大有可为”的题词。随后,全国妇联领导彭佩云、陈慕华、顾秀莲等同志相继考察后对芦荟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98年,原国家科委将芦荟产业定位为我国的新兴产业,为我国芦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年来,我国的芦荟产业,在原国家科委、科技部历任领导始终如一的关心支持下,在科技界及产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是在困难中开拓,在挫折中奋起,在产业发展和产品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芦荟的种植已呈现出规模化、有机化;喷雾干燥、真空冷冻、膜分离等先进工艺的应用,现代化加工生产线的建立,提升了芦荟产品质量;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和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的技术开发正在引起产业界、科研机构的关注。芦荟产业种植、加工、终端产品、销售一体化规范发展的产业链在初步形成中。去年,我国芦荟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芦荟是一种百合科草本植物。人类认识和使用芦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芦荟的种类很多,加上变种大约有500多种。但到目前为止,被确认能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保健品的只有几个品种,即库拉索芦荟、华芦荟、木立芦荟和开普顿芦荟等,其余大多为观赏芦荟。在我国,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芦荟应用的记载。我国闽南地区历来出嫁女儿就有芦荟作为陪嫁品的风俗(芦荟凝胶梳头化妆)。在云南原江地区有一座山到处自然生长着芦荟,那里的百姓很早就有用芦荟治疗外伤、蚊虫叮咬伤,妇女梳头化妆的习惯等。

    作为现代产业,我国的芦荟应用开发直到20世纪末叶才开始起步,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日本发现芦荟对治疗核辐射有很好的作用,从此引起美日韩对研究芦荟开发应用产生极大兴趣。二十世纪中叶,美国日本韩国等把芦荟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保健品和医疗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芦荟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保健食品之一”;国际食品法典将库拉索芦荟列为蔬菜。据了解,在美国的化妆品行业中,芦荟的地位仅次于维生素;而在法国,80%的化妆品中都含有芦荟。国际芦荟科学协会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芦荟协会等少数几个国家发起,目前已普及到世界三十多个国家。据有关资料,目前,世界上以芦荟开发生产的各种普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洗涤用品、药品等系列产品已超过1500多种。

    日本人把芦荟称为“毋需医生”,《日本药局方》标注芦荟为日本功效最广的现代医药品。日本人很喜欢芦荟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种养,他们称家种几盆芦荟等于请了一个家庭保健大夫。

    2005年10月,中国芦荟产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芦荟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芦荟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5月26日,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批准库拉索芦荟凝胶为新资源食品及原料,从而结束了关于芦荟对人体是否有害的争论。这对发展我国健康食品,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提升芦荟产业界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推动我国芦荟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1年,芦荟产业专业委员会为扩大对芦荟的科普宣传,引导芦荟产业科学发展,与CCTV-7套合作制作了三部芦荟产业科普宣传片,使中国的广大电视观众,对神奇芦荟这样一个能够改善和增强人们的健康,美化生活的奇妙植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接受它,喜爱它;对于芦荟产业,这样一个能够促进社会效益和农民增收途径之一的新兴产业,关心它,支持它,爱护它。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芦荟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奉献社会。这次积极支持《芦荟在中国》科普宣传活动,充分体现出了芦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芦荟在中国》专栏的推出,相信对芦荟的推广和芦荟产业的发展,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祝福中国芦荟产业更好更快发展,造福民生。


 

阅读 120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