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鄱阳湖九江片区旅游资源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完美结合上。
一是名山名江名湖的完美结合。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庐山、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齐聚九江,构成了中国罕见、海外闻名的山江湖旅游奇观,这种名山名江名湖的完美结合,极具震撼力、吸引力、影响力。
二是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的完美结合。鄱阳湖生态资源丰富多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湖清水”、“生态湿地”、“珍禽王国”、“百里沙滩”四张名片,享有“地球之肾”的赞誉。鄱阳湖历史悠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留下了渔歌、渔鼓、渔灯等独特的水乡民俗风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周瑜在宫亭湖操练东吴水军;王勃经鄱阳湖一日风送三百里写下《滕王阁序》;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曾国藩与石达开反复争夺湖口等与鄱阳湖有关的奇闻轶事不胜枚举。
三是天赐山水与立体交通的完美结合。九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坐拥举世罕见的“天赐山水”,既有庐山、石钟山等名山,又有鄱阳湖、长江、庐山西海等秀水,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山灵水秀、诗画九江”的美丽山水画卷。九江区位优越,水、陆、空立体交通完备,拥有长江、鄱阳湖黄金水上航道;京九、武九、合九、铜九、昌九快铁(在建)等铁路,福银、杭瑞、大广、武吉(在建)等高速,105、316国道穿境而过;九江庐山机场距市区约半小时车程,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距九江仅1个多小时车程。
二、鄱阳湖九江片区旅游开发情况。
一是生态资源得以保护。九江市域内现有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和江西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滨湖西岸还有庐山马祖山、庐山三叠泉、庐山山南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已经被列入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名录》。
二是鄱阳湖品牌初步显现。以永修吴城为中心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水清澈,草洲丰美,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栖息越冬,形成“飞时遮住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观奇景,被誉为“中国的第二长城”;老爷庙水域,水流湍急,漩涡四伏,以“鄱阳湖魔鬼三角区”的诡异奇险而号称“中国百慕大”;石钟山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散文名篇《石钟山记》而闻名天下。鄱阳湖的旅游在各个区域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旅游产业已具一定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九江市域内环鄱阳湖地区共有旅游景区景点近30处,其中滨湖地区初步形成旅游接待能力的景区景点有10余处;星级旅游饭店18家,其中四星级5家,另有星级农家饭店3家;旅行社11家。沿湖还分布着一些以鱼餐、土菜为主要特色的餐馆,颇受游客欢迎;鄱阳湖珍珠、贝壳已经成为都昌部分环湖乡镇的重要产业。
四是旅游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开工、签约或洽谈。由中电投资集团公司投资3.47亿元建设的具有旅游观光特性的鄱阳湖风力发电项目――矶山湖一期工程已建成,二期(老爷庙风电场)已经签订了框架协议。星子县引进了投资1亿元的蓼花流星山旅游度假项目、投资1亿元的鄱阳湖沙山旅游开发项目和投资达10亿元的鄱阳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三、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构想。
紧紧围绕“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按照“大手笔规划、大景区建设、大项目带动、大产业配套、大线路整合、大品牌营销”发展思路,多措并举,快速推进,争当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一是大手笔规划。九江市将协助省旅游局、省发改委等部门做好《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鄱阳湖五彩精华旅游线路建设详规》、《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不同类型的省级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这些省级规划要求,做好九江市域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控制性详规,明确发展方向、功能布局、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等内容,坚持“规划一盘棋,审批一枝笔”,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阵、随意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
二是大景区建设。面积达4600平方公里的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整个湖体就是蔚为壮观的“一湖清水”天然景区。建设大景区,可以从做活水文章、沿岸显特色两方面来努力。做活水文章,就是要充分发挥鄱阳湖“一湖清水”资源优势,所有产品与项目都要围绕“水”做文章,做到水上与水下结合,运动与休闲结合,渔事与观光结合、科普与生态结合。沿岸显特色,就是充分发挥沿岸各地特色资源优势,实现“水”、“岸”呼应联动。沿湖各县(区)、庐山、西海将结合各自实际,凸显“观光游览”、“避暑度假”、“宗教文化”、“休闲养生”、“运动康体”、“体验娱乐”、“科考探险”等品牌,打造特色旅游区。例如以庐山为中心的世界文化景观旅游区、以庐山西海为中心的休闲养生旅游区、以云居山为中心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以星子温泉为中心的疗养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共青城为中心的运动康体旅游区、以德安为中心的畲族风情风貌旅游区、以永修吴城古镇为中心的渔村风情体验和湿地候鸟观赏旅游区、以浔阳古城为中心的会展商务购物娱乐旅游区、以姑塘海关、石钟山、鞋山、老爷庙、龙宫洞为主要节点的科考探险旅游区。
三是大项目带动。旅游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重大旅游项目的带动。当前要加快推进投资1亿元的鄱阳湖天浴沙滩项目、投资7亿元的星子东林大佛文化游览区项目、投资3.8亿元都昌东湖南山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投资26亿元的西海国际艺术园项目、投资80亿元的共青城西游记文化产业园等沿湖重大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投资1.17亿元的星子鄱阳湖旅游中心码头开发项目、投资5.2亿元的都昌鄱阳湖百慕大亲水探秘体验游基地项目、投资1.5亿元的永修吴城古镇恢复项目、投资1.5亿元永修鄱阳湖候鸟博览园项目、投资3.5亿元印象西海——水上实景演出项目等招商项目签约、动建。
四是大产业配套。改善旅游交通条件,让游客进的来、散的开、游的畅,新建环湖快速通道,并与周边的铁路、公路贯通;完善星子、湖口、都昌、庐山区等节点县(区)的游艇、码头等湖区旅游交通设施。争取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成立鄱阳湖水上旅游公司,经营整个鄱阳湖区域的游船、快艇、摩托艇等水上交通、娱乐、休闲项目。提升沿湖地区的游客集散、住宿餐饮、购物休闲等旅游要素服务水平,重点推进西海、星子、共青、湖口等地高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提升湖口鄱阳湖鱼席等特色餐饮,都昌珍珠、贝壳,星子蔓荆子药枕等特色旅游商品的档次。
五是大线路整合。将九江环鄱阳湖沿岸、湖区特色景区(点)串连成线,分别推出“登云雾庐山——游梦幻西海——泡庐山(星子)温泉——打共青高尔夫球——观鄱阳湖(吴城)候鸟——觅石钟山奇闻——探龙宫洞仙境”鄱阳湖沿岸精品旅游线路和“石钟山——鞋山——姑塘海关——落星墩——老爷庙——吴城古镇”鄱阳湖水上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一岸、一水两条鄱阳湖精品旅游线路将零散的景区、景点整合成线,串珠成链。
六是大品牌营销。抢抓“走进中国鄱阳湖旅游时代”契机,充分发挥平面、电视、电台、网络等不同媒体作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打响“地球之肾,珍禽王国——中国鄱阳湖”国际品牌、“中国最后一湖清水——鄱阳湖”国内品牌。今年,九江将筹办首届中国鄱阳湖世界名湖大会,广邀海内外宾朋齐聚九江,共话湖泊议题,打响“中国水岸,名湖之都——九江”这一不可替代的品牌。努力将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湖泊型生态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