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抚州日报 作者:陈勇贵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8/3 8:24:27
近年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比翼齐飞、和谐共处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但在具体实践中,却依然有少数人唯经济指标是图,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置之脑后。于是,个别地方木材加工厂办到了深山里,重污染项目落户于碧溪河畔,植树造林年年造年年不见林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此,群众反响强烈,意见满腹。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旦问题暴露,对问题的始作俑者大都采取简单方式处理,少有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力而掉“乌纱帽”者。
由此,笔者想到了我省上下正全力推进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众所周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于我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我省规划推出了“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这些工程能否顺利推进,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关键看各地是否能正确处理经济和生态的关系,关键在各地的执行力和操作力。而为了推动工作,强化责任,对领导干部建立生态环保责任考核体系十分有必要。中方县推行的“领导干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制度”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