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湖畔“拍客”

媒体: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12/24 8:46:40
樊哲平拍摄军山湖美景 万朝晖摄

  为了摄影,樊哲平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行走。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樊哲平跟妻子说了句“我去南昌”后,一个人却坐上了前往四川的火车。

  今年3月,樊哲平又背起摄影器材,一个人出发了。不过这次,他没有隐瞒妻子。

  47岁的樊哲平是进贤县三阳集乡人,在部队服役时爱上了摄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回到家乡后,他在集镇上开办了一家照相馆。

  三阳集紧邻风景如画的军山湖。作为鄱阳湖的大湖汊之一——军山湖湖岸线全长160公里,沿线10个乡镇,936个自然村依山傍水而建。从小生活在军山湖畔,喝着军山湖水长大,樊哲平对军山湖的感情很深。

  樊哲平迷恋摄影,没事就背着摄影器材沿湖拍摄美景。2007年,樊哲平发现有很多候鸟飞到了三阳集乡的军山湖畔越冬,他也趁机抓拍到了一组非常漂亮的照片,其中的《军山湖风光》还获得进贤摄影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这激发了我拍摄军山湖的热情,也使我认识到保护这里的环境是多么重要。”樊哲平说。

  今年3月,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摄影家,以个人名义,提出了“行走军山湖,保护母亲湖”的倡导。他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徒步行走军山湖沿岸,用闪光镜头记录下沿湖人文美景,用笔记本记下沿岸风土人情。

  “军山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美,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完整地记录这一切,我希望通过这次行走军山湖活动,能给进贤留下一份较为完整的军山湖风光民俗资料。”樊哲平的动机很单纯。

  樊哲平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进贤县委宣传部为他制订具体方案,县民政局给他提供一份详细的军山湖沿岸地图,县摄影家协会的“摄友”专程为他饯行。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活动,樊哲平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又贷款1万元,添置超广角镜头等设备。

  3月12日,樊哲平背上摄影包、干粮、三脚架等重达15公斤的摄影设备和日用品从民和镇白果村出发。

  整整30天,樊哲平历经艰辛,白天就在路边买些馒头充饥,晚上,如果遇到在湖边居住的人家,热情的农家人会邀请他吃饭留宿;要是穿越湖边的“无人区”,他只能就着白天吃剩的馒头或者随身携带的压缩饼干充饥。

  30天里,樊哲平带着“行走军山湖”的红旗和《军山湖保护公约》宣传资料进村入户,他的脚步遍及沿湖民和、七里、前坊、三阳集、三里、梅庄、二塘、钟陵、南台、池溪等10个乡镇228个自然村。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军山湖沿岸的自然风光、历史传说、民俗风情、沧桑巨变等共计800余张精彩的照片。

  不久,樊哲平的“行走军山湖”专题摄影展,在全县各个乡镇巡回展出。“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母亲湖,保护我们的母亲湖。”樊哲平告诉记者,他准备再次行走军山湖,拍摄军山湖不同季节的风光。

  近几年来,军山湖的青山绿水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他们都想投巨资把企业建到湖的周围,该县一一婉言谢绝。在传统习俗春节期间,沿湖老百姓为了不惊吓在湖中过冬的候鸟,都纷纷自觉停放鞭炮,还候鸟一个安定、和谐的生存空间。

  本报记者曹小武

阅读 23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