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计生家庭真的要感谢政府,为我们买农村新型社会保险,真正解除了我们养老的后顾之忧。”在获悉自己每年的社保费由当地计生部门缴纳,且连续缴满15年后就可获益后,万载县鹅峰乡东田村村民宋培云、郭和平满怀喜悦之情。近年来,我市在实施关爱女孩绿色养老工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拓展养老工程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由向计生家庭“输血”到给计生家庭“造血”、由传统单一的“绿色工程”到集约综合的“绿色产业”、由受益方式“送绿”到“送保”的转变,开创了一条在财力有限地区让计生家庭长期得实惠的新模式、新路子。
为使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改变农村部分计生家庭“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我市从2005年起就全面实施关爱女孩绿色养老工程,为农村计生女孩户每户免费栽种100至200株速生杨树,为他们提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的绿色财富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我市各地有关部门免费提供优质树苗,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抚育指导,当地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人口计生部门在养老树成长的前三年还给每棵树每年补助0.5元至1元不等的抚育费。为进一步提升计生利益导向体系效果,我市还不断拓展绿色养老受益人群,除农村计生二女户外,只要是农村计生户有志于投身“一大四小”造林工程,有志于成为造林绿化专业大户的,计生部门都创造条件予以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已为2819户计生女孩家庭栽种杨树38万多株,户均135株。据初步统计,仅种植杨树一项,每户可增收4万元左右。目前,全市关爱女孩绿色养老工程经验已在全省普及推广。
绿色养老工程的实施,大大激发了我市各地计生家庭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为加快养老工程产业化发展进程,我市近年来紧紧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注重做好与加快林业大发展和“一大四小”工程相结合、与各项惠农政策相结合、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文章,积极跟进相关政策,主动融入、积极策应,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拓展绿色养老工程的适用树种,因地制宜地引导计生家庭依据实际情况,发展自己想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大大推动了全市林业、果业、药业、蔬菜业等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樟树的药材、宜丰的毛竹、靖安的柑、奉新的苗木、袁州的油茶等绿色养老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据初步统计,全市绿色养老工程适用树种类已经拓展到20多类,造林绿化大户中农村计生户占45%,全市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程已创建绿色养老优质基地47个,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
针对林改后“山定权、树定根”,计生家庭无地栽树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计生部门还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拓展绿色养老工程的扶持方式。万载县紧紧抓住新型农村社会保险试点的机遇,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成立了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合作社,将省、市、县配套的绿色养老经费集中起来,建立了近2000亩绿色养老基地,每年将基地所得的收益为全县1936户农村独女、二女户缴交新农村社会保险,不足部分由县财政兜底。几年来,全市各地根据不同的受益对象,相应地给予资金补贴、贷款支持、技术指导、政策倾斜等扶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009年,我市主动推迟再生一胎时间的农村夫妇有249对,主动放弃二胎生育的农村夫妇有161对。(左梅香汤菊生记者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