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曝光多种假冒“泰国香米”,身在鱼米之乡,有没有必要花高价去购买“营养更好”的进口大米呢?有关专家认为——
进口大米口感好营养流失多
买过进口米的消费者都有一点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它们的品相较好,口感细腻。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万建林博士提醒读者:仅从口感来认定营养价值是片面的。相反,正是因为它们加工精细、抛光程度高,有益成分也随之流失较多。
因为关税及长途运输的费用,进口米价格高出国产米数倍。仅以一种商品名为“越光”的日本米来比较,此品牌的大米在国内市场卖价高达每公斤90多元人民币,为国产米的30多倍。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万博士说,这种米其实在国外并不是什么奢侈消费品,它在澳大利亚的售价也不过是澳大利亚普通米价格的3倍而已。在中国能够卖出如此高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江西大米加工适中营养正好
中国的水稻产量居世界第一,而江西的水稻种植总面积又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南)。我省鄱阳湖一带是水稻高产区,上高、高安、奉新、万年等地产的大米从各方面营养指标来说,都不输于国内外大米品种。
万博士介绍说,省内大米加工市场集团化程度较低,以小型加工厂居多,加工程度一般。我们平时用来煮饭的大米,它的加工过程一般由四个步骤组成:去壳、水磨(使米粒不易断裂,韧性更强)、烘干、抛光。就其个人了解,在南昌周边的大米加工厂,往往都会省去最后一道程序——“抛光”。这道程序决定了大米的口感和品相,也决定了大米皮层营养的流失度。因为大米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主要集中在皮层。所以仅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粗加工的大米反而更有利于营养。
大米营养选择主要考虑新鲜
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指籼米和粳米。本省所产的大米多属中粒籼米,蒸煮后出饭率高,黏性较小。东北和苏南等地多产粳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煮后黏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不管籼米还是粳米,其成分大致相同(淀粉含量最高,其次为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11种矿物质),营养指标也相差无几。如果没有特别的个人喜好,日常选购大米时,只需注意其新鲜程度,对品种选择不必太过在意。外表晶莹、有光泽,闻起来有淡淡米香的大米就很不错。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适当选择真空包装,其防霉变效果要好于一般条件保存的米。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购买时要留意大米的垩白度(外观石灰样),一般不宜超过10%,如果垩白度过高,口感及营养会相应下降。
本报记者吴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