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加强干旱水文监测 有效减轻旱灾风险

媒体:原创  作者:鄱湖水
专业号:鄱阳湖水文人 2009/10/12 15:20:10
加强干旱水文监测  有效减轻旱灾风险
——纪念2009年国际减灾日
10月14日是今年的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降低灾害风险,保护医院设施,拯救人民生命”。实际上,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与去年相同,这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第二次连续两年采用同一个国际减灾日活动主题,上一次是2006年和2007年。
今年使用与去年相同的主题,显示了“降低灾害风险”对于减灾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国际减灾日致辞中所说:“当我们加速国家和国际努力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之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认识到,减少灾害风险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将这项工作纳入发展之中”。“减少灾害风险人人有责,只有着力切实采取减少风险措施,我们才能降低脆弱性,保护发展成果”。
近10年来,我省干旱呈不断加重趋势,旱灾风险显著加大,防旱抗旱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之相应,由于水文工作在防旱抗旱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水文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贡献更加突出。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水文在防旱抗旱中的巨大作用和贡献被社会、尤其是普通民众认知的程度依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水文干旱概念、旱灾与水文干旱的关系、干旱水文监测内容及其对防旱抗旱的影响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识。与防汛抗洪中水文重大作用的社会认知度相比,水文在防旱抗旱中突出的重要作用几乎未被社会所认识,或认知度极低。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水文干旱定义为:水文干旱是指某地某时期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能力低于正常条件下供水程度的现象。水文干旱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较大,所表达的是长期降水缺乏造成供水困难的综合反映,对防旱抗旱决策的指导意义远强于气象干旱(表达的只是气候的干燥状况)。
防旱抗旱的核心在于解决供水问题,在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三个过去常用的干旱指标中,气象干旱主要描述空气的干燥程度,农业干旱主要刻划农作物缺水程度,只有水文干旱直接表达供水条件,而供水条件正是抗旱成败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也是旱灾大小的直接影响因素。水文干旱等级低,则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条件较好,相应的旱灾就较轻;相反,如果水文干旱等级较高,则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条件较差,相应的旱灾就较重;水文干旱等级越高,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条件则越差,旱灾就越严重。
干旱水文监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测水文数据,直接揭示水文干旱程度的高低。在防旱抗旱技术较先进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防旱规划、抗旱准备、干旱评估等国家干旱政策的制定中,大多以水文干旱指标为干旱指示因子,并通过干旱指示因子触发阈值分析,建立干旱预警系统。水文干旱指示因子来自水系统变量集,主要包括地表径流、江河湖水位、水库蓄水量、土壤湿度、地下水位和地表与地下水质等。由此可见,干旱水文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降水、蒸发、江河枯水流量、江河湖枯水位、水库蓄水量、土壤墒情、地下水位及地表与地下水质等。现在我省水文部门对这些干旱指示因子均具备良好的监测能力,且正在开展全面监测。
对于江西防旱抗旱而言,水文部门监测的上述水文干旱指示因子中,枯水流量与枯水位的指示意义最强,指导作用最大。目前我省枯水水位、流量监测十分成功,不仅具备较多监测站点,而且具有较密的监测频次,能将时效性很强、精确度很高的这两项干旱水文监测信息快速传递到各级政府决策者手中,为防旱抗旱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发挥关键作用。对于枯水水位与流量触发阈值的确定,我省水文部门已通过主要江河、湖泊枯警水位、流量的初步确定进行尝试,是项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工作。在防旱抗旱工作中,江河、湖泊枯水水位、流量触发阈值对于干旱早期预警极为重要,例如某一河流或湖泊何时进入枯水状态、何时进入严重枯水状态,对社会的警示作用极大,但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才能较好地确定枯水、严重枯水对应的水位、流量是多少。以鄱阳湖为例,究竟水位低于哪级水位才属于枯水或严重枯水,必须要有明确、合理的定量数值,只有定性说法是远远不够的,难以起到真正的干旱与抗旱警示作用。其它江河、湖泊及水库均是如此,都应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逐条江河、逐个湖泊、逐座水库建立不同等级枯水水位或流量阈值体系。鉴于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建议有关部门专门立项,尽快开展江西省江河、湖泊、水库水文干旱指示因子触发阈值设立方法研究。
当前全世界有关专家都认为干旱是一种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是由自然事件和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当缺乏必要、足够的减灾措施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演变成灾害,即旱灾。由此可见,防旱抗旱的实质是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调度,干旱水文监测的目的在于为政府机关旱期水资源临时配置与紧急调度提供必不可少的决策依据,不仅是政府与社会干旱减灾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决定其它抗旱减灾措施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我国许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省持续性干旱仍将维持较长时间,未来10年内重旱仍将较为频繁,因此,今后应在进一步加强干旱水文监测的基础上,尽早建立全省水文干旱综合信息系统,为有效减轻我省旱灾风险、提高我省防旱抗旱效益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鄱阳湖水文局:闵骞)
阅读 56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