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广东深圳进入候鸟迁徙季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10/21 9:08:41

近日,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凤塘河口迎来了一位稀客——红颈瓣蹼鹬。视频中的红颈瓣蹼鹬,体态轻盈、步履翩跹,在浅滩上悠然觅食。它的出现,让保护区研究员倍感欣喜,也为秋日的红树林湿地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

据了解,红颈瓣蹼鹬是一种体型娇小的候鸟,因其颈部和胸侧在繁殖期会呈现独特的棕红色斑块而得名。它的背部以灰褐色为主,腹部洁白,翅膀具细密的斑纹,整体羽色柔和而富有层次。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一双趾间具蹼的脚爪——这在鹬类中较为罕见,使其在水中游动时如鱼得水,姿态优雅。

红颈瓣蹼鹬为海洋性鹬类,在深圳属于过境鸟。过境期间一般从外海经过,个别会偏离到近岸,最近受台风影响有少量到近岸。值得一提的是,红颈瓣蹼鹬对栖息地有着独特的要求。近些年,随着红树林的修复,在恶劣天气的时候也能为这些外海迁徙的鸟类提供庇护场所。

目前,深圳已进入秋季候鸟迁徙季,是观察多种珍稀鸟类的绝佳机会。而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每年都有近十万只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现共记录鸟类273种,其中60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近期,工作人员通过高清监控系统发现已抵达的候鸟,包括翘嘴鹬、蒙古沙鸻、铁嘴沙鸻、半蹼鹬等。

保护区成为候鸟的“天选之地”,这也得益于保护区对基围鱼塘的科学改造以及日常的精细化管理。早期的基围鱼塘用于水产养殖,水位较深,且深度单一,不适合鸟类栖息。2006年,鱼塘收归保护区管理后,根据水鸟的习性进行了改造,营造了深水区、浅水区和光滩区,以满足不同种类的水鸟,特别是短脚鸻鹬类的栖息需求。

鸟类对水位是非常敏感的,它们用自己的脚选择合适的水位。为了精准调控水位,保护区创新安装了智能水闸管理系统;而且,通过远程控制水闸开关,可以精准掌握潮汐中不可多得的换水机会,充盈“粮仓”,为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选择。因此,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觅食、栖息和繁殖场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候鸟来此停歇。

特别提醒的是,为了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请大家在观鸟时,尊重鸟类习性,保持适当的观鸟距离,避免高声叫喊或投喂食物,尽量不穿艳丽的服装等。爱鸟护鸟,文明观鸟,愿大家在这片城市绿洲中与这些“天空精灵”有一场美好的相遇!

阅读 8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