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既有广泛共识与合作,又有深层较量与博弈的大背景下,在我国政府倡导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低碳城市,对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性
低碳城市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有研究认为,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三大领域是交通、建筑、生产,而这三大领域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生态经济是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和生活环境的经济形态。因此,低碳城市建设正是城市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必由之路。
低碳城市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以低耗能、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市建设是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低碳城市有利于获得国内外低碳与生态城市建设资金。世界气候组织5年内将在中国发展至少15个至20个低碳城市,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大部分将在二、三级城市展开。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将在中国开展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建设。可以预测,低碳城市建设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机遇和引擎。
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大力发展低碳城市的建议
举全省之力把南昌打造成知名的低碳城市。南昌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高效集约发展区,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引领和带头作用,并且作为举行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的城市、我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省会城市、中英两国合作的“低碳城市试点项目”实施城市,名扬海内外。但是,南昌市在降低“碳依赖”、城市建设节能化、打造城市低碳商务区、城市交通污染排放减量化、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仍要克服很多困难。为此,建议举全省之力,把南昌打造成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的低碳城市。可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使南昌在低碳经济试点中积聚爆发力量,快速走在其他试点城市的前头。
努力建设并塑造环鄱阳湖低碳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除了南昌被列为我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城市之外,新余市被列为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共青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三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均有各自的发展特色及成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名片”。为此,应该合力打造这三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并以此为带动,尽快建设以南昌为中心的环鄱阳湖低碳城市群,可以增加九江、景德镇、鹰潭、抚州等市,并把这些市确定为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城市,以期使更多的城市获得低碳品牌发展机遇。
尽快出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此指导意见可借鉴目前杭州编制的《杭州建设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省市的相关决议及规划来制定,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市短中长期规划给予指导性的建议,包括建议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类规划中、促进低碳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倡导城市服务体系低碳化设计的政策措施,制定对低碳城镇建设成就显著县市的奖励措施,等等。
统一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主要包括:利用经济调控手段改造和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的传统服务业,打造服务业的低碳品牌;积极引导和鼓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软件信息产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被称为“无烟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南昌低碳大会及共青城建造湖区博物馆和湿地展示研究中心为带动,打造以湖区城市生态和低碳发展为特色的会展中心;建立和完善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构建和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制度,打造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广低碳生态物流技术应用,鼓励发展低碳物流。
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低碳建筑的管理规范。人类消耗的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和产生的垃圾40%来自建筑物,而利用低碳技术,能源消耗将大大减少。为此,必须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低碳建筑的管理规范,加快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公开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鼓励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加大对低碳、节能建筑的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对在城市建筑中使用新能源的补贴及奖励力度;加大对“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的支持力度,必要时可以将新能源以及节能材料的使用作为企业申请用地的重要审批条件。
出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市交通建设及管理规定。对传统交通模式进行绿色化改造,降低城市交通的碳排放;使用先进技术和燃料能量替换,降低单位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开发绿色交通模式,包括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如公共自行车服务等;构建城市低碳交通照明体系,如打造太阳能、风能大道等;借鉴发达国家“弹性工作制”的做法,探索家庭办公的可行性和运作机制,争取逐步试点并推广。
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城市建设速度。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绿岛建设的成功经验,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在城市中心地带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森林区,并不断提高林地面积,逐步达到森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建议结合“一大四小”造林工程,加快其他城市的植树造林速度,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