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上饶发现唐代大型金矿遗址

媒体:人民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7/26 8:19:36

  人民网讯 2009年7月22日,记者从江西上饶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获悉,7月10日,普查小组在茶亭镇文物普查过程中,根据村干部提供的包家村附近石山有很多老窿的线索,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后经专家现场考察,初步认为这个大型金矿遗址开采年代至少在唐代。

  据了解,古矿山采掘对象为岩金矿,分布范围为十余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有大量的露天采矿遗迹和地下采矿遗存。露天采矿遗迹随处可见,至少有三百处以上,露采遗迹有露采坑和探槽两种类型,露天采矿坑有的直径达百米、深度数十米,还有长达数百米、深约十米的探矿槽。地下矿坑遗址更是满布山岗,在主采区之一的白水坑一带就分布着五百余个矿坑,加上其余的五个主矿区地下老窿数量约计二千余处。老窿纵深有的达上百米,不少老窿内还残留下当时的开凿痕迹,矿洞两邦明显见有古代烧爆法痕迹。

  在好几个矿洞口崖壁上有古代题刻,其中重要的有明确标示矿山开采的年号:“宾□(不清晰)下乾元一(不清晰)年六月十三日白”,有明确标明采矿对象字铭“黄金”、“大吉大利”。当地村民反映,还有几块刻着一两百字的矿山铭石,被埋在山地石土堆下。在普查过程中不但发现了丰富的采矿遗存,而且在矿山脚下的村里还了解到古代称之为包家场的冶炼场所,分布面积约数千平方米。

  7月19日,普查小组还邀请了省里专家到现场考察,并征询中科院冶金史专家对遗址的看法,他们初步认为这是迄今所见有明确记年的中国最早的一座金矿山,从其古代开采规模和保存极其丰富的地上地下采矿遗迹数量来看,在国内古矿山中均属罕见。同时矿山集采、选、冶于一体,矿山体系完备。从丰富的地上地下采矿遗迹来看,当时在地上地下同时建立了复杂而庞大的开采系统,它代表着当时先进的采矿科技水平。从题刻上看矿山的开采年代至少在唐代,因而它有可能是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大型金矿山,它对铸造就大唐辉煌作出过重要贡献。包家山金矿历史风貌犹存,古代开采遗迹满布,自然风光优美,形成了宠大的矿山历史画卷,这在国内矿山当中也很少见。

  对于这一重大发现,上饶县领导高度重视,指示镇所在地要切实做好遗址保护工作。(夏内信)


 

阅读 45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