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至5月1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PASSAT全程战略合作的"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2011年首站环鄱阳湖考察行动在江西省气候中心主任的全程支持与指导、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的全程陪同下,由《21世纪经济报道》、《商务旅行》、《中国环境报》、天涯社区等主流媒体志愿者和关注气候变化的社会志愿者组成的12人观察团队对鄱阳湖进行细致观察,共同发现气候变化下的鄱阳湖"脸谱"。
活动期间,相关媒体采访了
鄱湖人家网站长并与
鄱湖人家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事后,为了做好保存鄱阳湖史上第一次"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活动图片,21世纪经济报道摄影记者
陈逸航特将这次活动相关鄱阳湖的图片发给本站。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鄱阳湖,本站从今天起,特推出“
五月的鄱阳湖--陈逸航专辑”。
江西·南昌·新建县·南矶乡·矶山村·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11:25
一艘船停留停留在苔草茂盛的湖滩上。同样的位置,往年的这个时间它将会浮在水面上。鄱阳湖水文局4月26日8时得到的数据显示,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9.38米,低于1963年的历史同期最低记录,比多年同期均值低4米多,水域面积也较历年同期明显缩小。低水位的情况一直持续至5月上旬。
江西·南昌·新建县·南矶乡·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9:44
汽车行驶在前往矶山村的湖中公路上。作为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往年这个时候此处已是湖底了。江西省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7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了5.5成。大部分地区偏少5-7成。降水量之少位居历史同期第一位。这是造成当前鄱阳湖水位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中的湖底公路是去年翻修的,水泥路比过去泥路更能抗击洪水的侵蚀。没有想到的是,路修好了,水却没有来。
江西·南昌·新建县·南矶乡·矶山村·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10:06
“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江西鄱阳湖行”志愿者成员拉着标语站在洲滩上。他们此行以“鄱阳湖的脸谱:寻找气候变化下真实的鄱阳湖”为主题,重点观察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水、土、草、鱼、鸟、人”六大要素的影响。行动在客观呈现鄱阳湖在气候变化下的真实情况以及“湖泊和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辩证矛盾的同时,关注当地政府和机构为改善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和成果,并倡导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环保公益事业和身体力行低碳生活。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大众汽车PASSAT品牌的资助。
江西·南昌县·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10:06
较早前,路过所见赣江南支豫章大桥段的采砂场。受抽沙造地和河道采砂活动的影响,赣江河床自1998年以来呈下切趋势,年均接近0.2米。成为造成赣江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西·南昌县·蒋巷镇·2011.5.9(四月初七,星期一) 9:29
地处鄱阳湖黄湖泄洪区的江西国旺集团的水产养殖基地。年出产特种水产品1万吨,年加工水产品5,000吨,繁育黄颡鱼等特种水产品苗种20亿尾(南昌日报,2011.5.8)。干旱天气和鄱阳湖水位严重偏低导致鱼塘水位偏低,从而给鱼类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一旦鄱阳湖湖水水位上升达到洪水警报线时,此处将会被用来引流洪水(被淹没),以减少对水域周边的危害。泄洪区不可以开发为住宅工厂等一切建筑,但可以开发为农田。
诸如水产养殖这类气候敏感型行业的生产,在气候变化中将会面临更高的风险。更为频繁的干旱、洪水和其他极端天气条件将会带来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