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记者李征、实习生刘丽琴报道:记者9日探访南昌市场发现,每公斤4元大米已经不多见,价格比这更高的大米成了“主流”。而“主流”大米中在一个月内身价还在上涨,涨幅达到10%~15%。记者了解到,大米涨价原因诸多,如化肥成本上涨等。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次波动主要是中间商借机涨价,从中获利。
现象
南昌市场已难觅4元/公斤米
9日,记者走访了南昌市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发现每公斤低于4元的大米已经难以寻觅到踪影。南昌市的大米大多来自江西本地,如奉新县等地。
目前超市出售的大米大都是袋装米,在部分商场,记者发现不同品种的大米价格差异不大,鹰南生态米,10公斤67元;鼎上东北大米,5公斤37.9元:香满园优选丝苗米,5公斤35.9元:金元宝优选大米,5公斤39.9元。
记者在某超市看到,有销售4元/公斤的促销散装大米,工作人员表示这只是暂时的,不会一直都有。
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同期花3.6元能买到一公斤的大米,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部分米价较上月上涨10~15%
“7月初我买这袋米是69.9元,现在都77.9元了!”在一超市,一位前来买米的戴小姐告诉记者。记者发现该米产自奉新丝苗王米,10公斤一袋。负责该区域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大米价格是从7月底上调的,一个月涨幅约10%。她向记者透露,目前超市许多大米价格在最近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涨幅在10%~15%。
至于大米一个月内涨幅如此之快,该销售员表示,之前当地部门给农民予以补贴,“但听说6月份之后就暂时取消了。”另外,化肥等材料上涨也导致大米价格上涨。
超市工作人员表示,销量比较好的大米论斤算,零售价在每斤2.6元至4.5元之间。而一旁特价销售的大米为1.25元/斤,该工作人员承认口感不如每斤1.5元以上的大米。
说法
粮食部门:米价相对平稳
米贵是不是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呢?对此,南昌市粮食局调控处孙副处长表示,今年以来米价波动与农民没什么关系。去年收购的大米,收购价按国家规定涨了10%左右,那部分农民是拿到了。“粮食的上涨相对其他商品来说,还是相对滞后的。大米的价格变动受到国家的调控。”
孙副处长告诉记者,在国家调控粮油价格的情况下,目前,大米的价格走势相对其他商品还是比较平稳。
探因
经销商抬价赚取更大差价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大米的各个环节,只有收购价是被国家控制的,这可以保障农民利益。但从批发到零售,各环节都控制在私人手里。“随着价格波动,可以相信,大米是被流通环节大大小小的批发商、经销商有意抬价赚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