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津玉
绿色,代表生命,象征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
生态,是上饶实现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绿色,是上饶引以自豪的底色。
上饶人以豪迈的气概吟咏绿色崛起的恢弘诗篇。
荒山变绿海,荒坡披绿毯,荒沟长绿苗。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关键在人,关键在规划和思路。
上饶绿色崛起的加速,得益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把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作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规划生态“绿脉”,打造生态“绿肺”,编织生态“绿网”,奏响了绿色崛起进行曲。
科学规划的上饶共识
今年1至3月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4天,优良率达94.4%。
市委书记陈俊卿在调研环境监测工作时指出,广大市民最关注环境,期盼有良好的空气质量。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蓝天白云折射出的是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全市上下呵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共识。
“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全县近3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森林覆盖率达到惊人的82.6%,地表水和空气质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个天然的大氧吧。
“享受一亩山地的使用权,到中国最美乡村做地主,在这里吸氧、吃健康粮、健康油。”婺源中云镇80后小伙汪晓剑在深圳“叫卖”起了家乡空气。
汪晓剑说,与其说他是卖家乡空气,不如说他在推广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大城市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活节奏也相当快,田园生活是很多人的向往。
与汪晓剑的做法相呼应,久居大城市的韩东痁带着家人,从吉林来到上饶。他感叹道:“上饶到处都是满满的绿色,呼吸都是甜的。”
独特的生态、资源、区位和后发优势,决定了上饶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那就是绿色崛起之路。
规划是龙头、是源头、是方向、是建设发展的总纲。上饶要实现绿色崛起,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青山绿水中异军突起。
这一点,已经成为上饶人民的共识。
2013年4月16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上饶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是我国目前评价一个城市绿化成绩的最高荣誉。市委、市政府把生态优先的方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认真实践“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一核心理念,大力实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林业重点工程,使森林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推进。
上饶人民把生态意识体现在从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上饶。
一组数据,让这一变化生动呈现——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1.7%,并拥有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40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4.28%,绿化覆盖率4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平方米。
一个以森林为主体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
科学规划的上饶实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上饶最大的资源禀赋、最可持续的资源,也是新常态下最核心的竞争力、最大的发展潜力。唯有把生态优势挖掘好、保护好,才能真正实现弯道发力、后发赶超。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和龙头。
回望近年来上饶的发展足迹,人们欣喜地发现,上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调以保护环境为主的重要规划——
《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上饶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上饶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上饶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上饶市城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这一个个涉及绿色生态的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使上饶的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漫步鄱阳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绿树成阴,波涛一如既往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不时溅起巨浪,惊飞不远处的白鹭鸟。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聚焦了最多姿的水、最惊艳的草、最温柔的荻、最灵异的鸟和最鲜美的鱼。
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守护好这一湖清水,我市在对接规划的同时,在环鄱阳湖重点地区开展了生态渔村建设,主要以“清洁田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为建设内容,确保“泥沙不流失鄱阳湖、垃圾不流落鄱阳湖、污水不流入鄱阳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上饶的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
优厚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使上饶成了旅游大市,我市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方向奋进。在这个发展进程中,上饶始终秉承“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理念,以最完美的规划设计匹配最优质的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打造一个空气清新、四季花开的绿色家园,从多方面、多部门构建生态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域生态绿心工程和城区绿网建设等,使城镇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良好的生态,也使上饶成为吸引外资的“磁石”。面对纷至沓来的中外客商,我市各级政府没有头脑发热,始终铭记中外环境公害的教训,坚决摒弃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增长方式,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全力抓好污染防治,加快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市域生态绿心工程和城区绿网建设,努力形成安全的生态空间。
2014年,全市共完成了104个减排项目,查处各类环境违法企业214家,否决了36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一批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7%,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9.44%。
一个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体系初具雏形。
科学规划的上饶未来
城市绿地被喻为“城市之肺”。今年中心城区“绿肺”将再度扩容。正在火热建设中的市民创业文化公园,秉承低碳生态的城市建设理念,充分展示上饶市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
多年来,上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举措,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市委书记陈俊卿在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强生态建设,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让上饶发展的列车始终沿着“绿色通道”前行。
绿色崛起,是方向,是形象,是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上饶实际的历史抉择。
沐浴着全面深化改革春风的上饶,为实现“生态立市”梦想,吹响了“绿色崛起”的集结号。
上饶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提出,规划就是城市建设的“宪法”,具有权威性。一个好的规划,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价值。当前,我市正在加快修编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完成;《上饶市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规划(旅游线路规划)》已确定编制单位,这是一个结合城市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将充分展示上饶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望未来,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不懈地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上饶的目标任务,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鄱湖水波荡漾,两岸绿畦接天。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上饶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个人人关心生态、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在全市逐步形成。
……
“空气哥”汪晓剑定期组团到婺源进行深度游“吸氧”,报名的人数已达到数百人,行程计划已安排到了秋天赏枫叶。
生态上饶,这个可以让人“深呼吸”的地方,吐息之间,绿韵飞扬。
步履掠过上饶,您一定会留恋这座被“绿”染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