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资溪讯 走进资溪的青山绿水之中,所到之处,茂密的树木和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这个森林覆盖率达87.2%、拥有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品牌的山区县,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今年以来,该县已引资8亿元,建设九龙湖、方家山、悟贻山等7大重点旅游项目。据悉,该县从生态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已分别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50%和60%以上。
该县以生态这一最大的品牌和最大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并把生态旅游作为优势产业来培植。近几年来,台湾、海南、江苏等地客商投资15亿元打造大觉山、法水温泉、狮子山、清凉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去年以来,仅大觉山大峡谷漂流门票收入就达3000万元。目前,该县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6亿元。同时该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在6个乡镇、林场建立3万亩杨梅、板栗、白茶、红薯基地,5000亩森林蔬菜基地,12个梅花鹿、菜牛养殖基地,1个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发展白茶产业,源之源白茶在上海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该县4万农民从生态农业中年人均可获得2600元收入。
为了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该县实行领导干部生态保护责任审计制,出台了封山育林、环境卫生、古树名木、古建筑保护等多项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他们果断停止食用菌产业,每年减少木材消耗2万多立方米;限制花岗石生产,将7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调减到9家,集中规范加工;取缔和关闭高耗材木竹加工企业56家,关闭造纸厂、农药厂、炭粉厂等有污染的企业。近年来,该县有66个总投资36亿元的工业项目,因不利生态环境保护被挡在了资溪门外。该县在工业发展中植入生态概念,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20多家企业基本实现了企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从而使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全县负氧离子年平均值达3万个/立方米,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列中部500个县(区)第1位、全国第7位。(陈青峰 陈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