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为了解南昌市黑臭水体河段的水质状况,探寻河流被污染的原因,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组织社团成员到乌沙河、龙潭水渠流域开展走河活动,并进行实地采水取样,开展水体水质检测。此次活动使成员们得到黑臭河流河段的水质数据,有利于了解河段被污染的历史原因,同时对于河流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第一站,绿派社成员们沿着乌沙河流域开展走河活动。河流两旁林立着改造中的旧城和新建的产业新城,南昌市开发区呈现出一派和谐发展氛围,黑臭水体河段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据了解,乌沙河的上游在上半年已经受到治理,但长麦路河段的水质仍呈现黑臭状况。社员们在该河岸进行水质样本采集,检测了该河段河水的磷酸盐、氨氮的含量在0.20-0.25g/ml、1.50-2.00g/ml之间,水温为18.5℃,PH值呈弱碱性。由检测数据可知目前乌沙河长麦路河段的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程度较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种植灌溉,同时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
活动第二站,社团成员们来到了龙潭水渠凌波路河段。相较于乌沙河长麦路河段,该河段处于上游,水体较清澈。该河段的河流较浅且呈流动状态。社团成员在该河段设点采集取样,检测河流中的磷酸盐和氨氮含量分别为0.20g/ml,0.6g/ml,水温为19.3℃,PH值呈弱碱性。由数据可知该河段污染程度较轻,但是仍对日常的生活仍有所影响。
据悉,河流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相信随着河长制的完善和发展,污水排放的管理会不断加强,河流也会摆脱恶臭的现状。通过这次走河活动,成员们了解了南昌黑臭河流的水质现状和被污染的历史原因。同时,采集到的数据也将为河流的治理提供支持。只有重视环境的改变,让天更蓝、水更绿,才能留住美丽乡愁,让人们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文/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曹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