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在新时期的强国之策。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着这样的发展目标,各地都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几代人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建议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江西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示范省或示范区,给予任务和适当投入,先行一步进行建设。苏荣认为,江西争当美丽中国实验省,在人文建设方面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除了生态美景、物质财富要美梦成真之外,美丽中国的“人富”更进一步的境界就是“精神富裕”,是人文与经济同步进化,是道德与发展节拍合辙提高。
与此同时,素有“道都”之称的江西省鹰潭市就在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成绩:该市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契机,鼓励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推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再上新台阶。江西鹰潭市果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芳就是鹰潭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现在,她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鹰潭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之下,在鹰潭市人民的期盼中,一步步朝着实现“美丽鹰潭”的梦想前行……
2013年,是江西省鹰潭市建市30周年,这个城市还有个别称——“火车拉来的城市”。“改革开放之父”邓小平曾大赞鹰潭是个“好口子”,这源于鹰潭市是江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也正因如此,很多铁路职工在30年前拉家带口地落户鹰潭。
何芳就是铁路后代,她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浙江人,何芳出生在萍乡,成长在浙江。1983年,鹰潭升格为省直辖市,鹰潭市所在地取名为月湖区。1984年,她随着在铁路工作的父亲来到鹰潭,一住就是30年。在这30年里,何芳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这个城市的外来者,一步一步融入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来,最终成为改变这座城市产业布局的参与者。而在事业有成后,何芳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回馈这座与她结缘30年的城市。
据何芳讲,一开始来到这座城市,她只想做些女孩子喜欢的工作,为此,她经营服装店,做纯净水生意,开咖啡馆。这期间,她有过不少次参与房地产项目投资的机会,但一贯低调的何芳并不为暴利所动。上世纪90年代,何芳创立鹰潭市果乐贸易有限公司,这是鹰潭市较早从事文化、休闲项目的企业。经过20余年的积累,何芳的公司和她个人以热心公益、关心社会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好评。
何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使人知礼仪、懂廉耻、重孝道、守诚信,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百姓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其实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对传统文化都有诉求,包括很多在校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他们也同样需要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明确其人生道路,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老传统不能丢,要懂得珍惜、懂得孝道、懂得怜悯。一件衣服需不需要花很多钱买?一顿饭要不要点满满一桌子的菜?这一次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我们都拍手称颂,狠刹铺张浪费和吃喝风,不仅能节约资源,其实更能让人们从虚妄的物质追求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存在的意义。在佛教文化中,这也被称之为‘功德无量’。”
传统文化中同样蕴含着智慧。“现在很多企业家赚了几十个亿,但他们中一部人不能合理分配这些既有财富。很多人购买奢侈品,借以表明自己的身价;还有人铺张浪费,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买楼、买车、炒股票,一些极端行为甚至搅乱了市场秩序。事实上,回报社会是企业家最该做的事情。也唯有回馈社会,多做慈善,才能让你在拥有财富的同时还保留着那颗平常、安静的心。现在很多人感到迷茫,其实是一种信仰缺失。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恰好可以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何芳甚至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更是企业家一条回馈社会的“捷径”。
机会或许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公益事业的专注,让何芳在鹰潭市一次重要的产业布局中有了用武之地。
2012年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精神,充分发掘和利用鹰潭市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鹰潭市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休闲产业,进一步充实月湖岩公园旅游、文化内涵,做旺月湖岩公园人气,中共鹰潭市委、鹰潭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月湖岩公园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按照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月湖岩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鹰府办字[2012]142号)文件和鹰潭市发改委《关于月湖岩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核准的批复》(鹰发改行字[2012]19号)文件精神,月湖岩公园提升改造工程由何芳的鹰潭市果乐贸易有限公司采取BOT形式(即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投资、建设、经营,在月湖岩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恢复重建“月岩寺”、增建月岩精舍、新建果乐楼、提升改造绿化、亮化等环境景观,预计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通过实施月湖岩公园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努力使月湖岩公园功能更加齐全,配套设施更加完备,将月湖岩公园建成一个集湿地景观、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现代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鹰潭市区与龙虎山景区之间又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市民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享受自然的天然乐园。
对于获得这一机会,何芳心怀感激。“其实很多人都有做事的愿望,只是迫于能力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不算有钱,但我愿意帮助大家完成心愿。”谈到自己出资在建的观音苑佛教文化旅游项目时,何芳这样说。她认为在鹰潭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鹰潭百姓之福,这离不开鹰潭市委领导的英明决策,而她自己,仅仅是一个做事的人。
虽然压力挺大,但何芳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好。在鹰潭市,龙虎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鹰潭市也就此有了一个“道都”的别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潜心炼丹,研创道教,丹成而龙虎现,道教由此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并在这里承袭了1900年。人们常说,不到鹰潭不知“道”,可见道教文化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2012年10月7日,鹰潭月湖岩公园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启动。鹰潭市副市长裴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月湖岩公园二期提升改造工程除了一般性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功能外,还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内容,将使鹰潭的城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月湖岩公园各项目的改造、提升和完善将为鹰潭市民提供一个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有吸引力的精神文化家园、一个修身养性的心灵驿站。裴勇同时表示,相信在鹰潭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新的月湖岩公园必将成为有影响力的群众宗教活动场所,成为连接城区和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的重要观光景点。
现在,何芳要做的就是对接鹰潭市已有的深厚的道教文化旅游基础,由道教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佛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道教文化旅游发展推动佛教文化发展的同时,佛教文化也将促进道教文化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相互推动,共同打造鹰潭旅游文化名片。”做好这个项目,是何芳的心愿,而这个项目真正落实到位,无疑会对鹰潭市经济发展、百姓就业、市民文化素养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接触过何芳的人都说她是个低调的人。以至于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她每年都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但这些学生至今都不知道是谁在资助他们。何芳总说,自己在荷塘里连一滴水都不算。但对于事业,她总说要尽力而为,不惜力、不含糊。去年,为了对接工程,何芳废寝忘食。她的努力最终赢得了政府和百姓的信任,但也同时招来了周围很多人的不理解。“人家认为,我一个‘奔5’的人,即便不做这个工程也衣食无忧,为什么还要不断给自己‘找事’?但不理解归不理解,我计划应该怎样做,我还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有一句歌词唱得好,叫做‘事理圆融看世界,30年后更精彩’,我就是想让人们看看,目前仍然有像我一样的一群人,在为中国传统文化赴汤蹈火。”何芳这样说。
在谈到佛教文化时,何芳认为,参透佛法的过程,也同样是参透活法的过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佛教文化既能给人精神上的寄托,也能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做好人,行善事。
这一次,何芳要在鹰潭市月岩寺观音苑的项目上,实现自己造福鹰潭百姓、传播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愿望。据何芳介绍,月岩寺采用古典的皇家寺院风格,全部用进口一级菠萝格木建成,整个建筑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未使用一颗钉子,每一根木头上都有一个纯手工雕刻的观音故事,匠心独具。寺院所使用的灯饰,全部为鹰潭市出产的铜制作而成的莲花灯。寺院整体工程秉承精工细作原则,已成为江西省乃至国内同类建筑中的佼佼者。但这样的建筑工艺也意味着较高的前期投入。对此何芳坦言,项目开工前的确有很多人希望投资和合股。从她自己角度看,要投资1个多亿资金也绝非小数目,“但我不能保证其他资金的目的,有些资金纯粹为挣快钱而来,我要做的是传统文化事业,要给社会留下一笔非物质的财富。”
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在鹰潭市委书记陈兴超看来,鹰潭作为一个拥有120多万人口的省辖设区市,她的梦想就是打造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要实现这样的“鹰潭梦”,就要主攻项目,把项目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决战“三区”,把园区作为工业化的主战场、城区作为城镇化的主战场、景区作为旅游产业化的主战场;要凸现特色,树立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理念,打好“优势牌”,唱好“地方戏”;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实现跨越。
而肩负实现“鹰潭梦”重担的何芳一点不敢马虎。在她的努力和坚持之下,观音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月岩寺观音苑争取在今年10月份全面完工,主体建筑包括月岩寺、月岩文馆和月岩精舍。它是通往龙虎山道教发源地的必经之路,今后两者之间可以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形成互补。今年是鹰潭市建市30年,也是我来到这座城市的第30年,我希望这个项目既能为这座承载人们梦想的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文化旅游占GDP的比重,更能为鹰潭市及广大国人提供一个文化旅游的好去处。”谈到未来,何芳会心一笑。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