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彭蠡浮沉(上)

媒体:江西画报  作者:王东林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7/15 14:18:51

“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这句诗大概最能写照鄱阳湖的浩瀚。

鄱阳湖的确很大,以致它的周边居民形容事物之大,往往喜欢用“鄱阳湖”来做譬喻。据水文资料记载,鄱阳湖的面积1950年代为5,100平方公里,1976年洪水期竟广达8,841平方公里,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一、名字里的“天机”

历史上,鄱阳湖有好几个古老的名字,曰彭蠡、曰彭泽、曰彭湖、曰扬澜、曰宫亭……其中以“彭蠡”一名最为古老,中国最早的文献汇编《尚书·禹贡》中就有“彭蠡既渚,阳鸟攸居”的说法,而“鄱阳湖”一名对鄱阳湖来说反倒是一个最年轻的名字。

其实,细加分析,鄱阳湖众多的名称并不是几个并列的“别名”那样简单。名称,蕴藏了鄱阳湖历史演变的自然信息。

“彭蠡”最初只是一个“泽”,“彭泽”是其简称。据考证,先秦以前古彭蠡泽在长江的北面,是古长江的泄洪洼地。那时的长江九江河段被分扯成数条大河穿泽而过,很有些“茫茫九派”的气象,大水时一片汪洋,枯水时一片沼泽,所以叫“彭蠡泽”。秦汉时期,原来一分为几的数条大河逐渐合并成长江主泓,也就是今天的模样,不过,立于江心的彭泽棉船乡和小孤山,依然可以令人想见两千多年前的景象。于是彭蠡泽被大江分隔为南北两部。江北的彭蠡泽由于没有河流来水的补充,渐渐萎缩成一个个小湖和陂池,六朝时期称之为“雷池”或“雷水”,后来演变为今天宿松、望江境内的太白、龙感、大官诸湖。东晋庾亮《报温峤书》“足下无过雷池一步”的典故,地方就在这里。

长江南面的彭蠡泽经历了完全不同的运数。它的南缘虽然只到湖口,却如同糖水里泡着的“海宝”,在赣、抚、饶、信、修等几条大河的滋养下,不断发育生长,越来越大。

至少在三国时期,鄱阳湖水推进到星子和都昌县西侧。史载东吴周瑜曾 “守备宫亭湖”。宫亭湖就是鄱阳湖的北湖水面,因岸边有“宫亭庙”而得名。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演变,到了宋代,号称宫亭湖一带的水面,又有了“扬澜”、“左蠡”的称呼。宋代大臣李纲《经彭蠡湖》诗说:“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欧阳修《庐山高歌赠刘凝之》也云:“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扬澜”,形容浪涛之大而汹涌;“左蠡”,无疑是蠡水之左的意思。后来“左蠡”一名用到了岸上,成为都昌一个乡的名字。大概是因为“左蠡”的“蠡”笔画复杂难写,于是简化成了“左里”,无意中将历史的本源给切断了。从名字可以发现,古彭蠡湖发展到宋代,星子和都昌夹岸的湖面已经发育成熟,水流湍急,波涌浪滚,既深且险。到了明代,这两个名字还在沿用,其时湖面更为扩大,老爷庙魔鬼三角可能已经演绎过无数的灾异奇幻,纵然是精通术数的刘伯温,面对鄱阳湖也发出过这样的感叹:“长江水浊湖水清,石钟涛激鲸鱼鸣。山头出云山下雨,扬澜左蠡何时平?”

彭蠡湖涨到星子县城南面水域的时候,又有所谓“落星湖”的说法,这个时间不会晚于魏晋时期。不过“落星湖”一名只是局部所指,不外乎星子落星墩一带的水面,不像其他的名字,有时泛指整个鄱阳湖。

“鄱阳湖”一名究竟始于何时,很难说个确切,真正见于文献,当不出唐代。但是,可以比较肯定地说,“鄱阳湖”一名是彭蠡泽越过罂子口或松门山形成鄱阳湖南湖广大水面之后的事。

 

二、鄡阳在哪里

“沉鄡阳,浮都昌”;“沉海昏,起吴城”。陵谷变迁的惊悸依然深深地刻录在鄱阳湖滨都昌和永修县民历史记忆的芯片上,并以谣谚和传说的形式世代流传。

“鄡阳”,辞典注音“qiao(敲)yang”,当地人习惯地读成“xiao(枭)yang”。鄡阳县是西汉豫章郡所辖江西全境最早的十八县之一,如今在史书里只留下“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指南朝刘宋)废”之类的记载,简略到只有一个生卒时间,倒是地方史志稍微详细一点。清同治《都昌县志》古迹条下说:“古鄡阳城在周溪司前湖中四望山,至今城址犹存。”1960年,江西省博物馆在这里发现的汉代城址和汉墓群以及相关文物,证明了这个记述的真实性。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如果说县志相当于一地的“家谱”,对“祖坟地”的记载肯定不会有什么讹误。

几乎大多数都昌人都知道自己在古代是鄡阳人。鄡阳早就不在了,但是“鄡阳人”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符号却顽强地留存至今。这是一个奇迹。

根据各种记载和考证,鄡阳县地域就在现在的鄱阳湖南湖之中,历史地理学者将这里称呼为“鄡阳平原”。铺开江西的地形图,我们会发现,江西的东南西以及赣东北和赣西北均为大山合围,只有九江湖口沟通长江,是一个巨大的不闭合盆地。大山构筑的“围城”之内是江南丘陵展开的过渡地带,由外向内,渐次向鄱阳湖倾斜,古鄡阳平原实际上就是江西大盆地的盆底部分。

南北朝以前,鄡阳平原是一片河网纵横、土地肥沃的膏腴之地。发育于江西周边大山里的五大河流都在鄡阳县境内会合,而后经过松门山、罂子口向北汇入彭蠡湖,一并注入长江。民国时期江西学者吴宗慈、辛际周编写《江西省古今政治地理沿革总略》,似乎还不大了解这个背景,以今地度古地,说“鄡阳幅员狭小,亦如历陵,似不足当汉之一县第,界域难明,当俟续考”。的确,撇开被鄱阳湖淹没的鄡阳平原,还有哪里安得下鄡阳县呢?

鄡阳县和海昏县一部的沉没,正是彭蠡水越过松门山形成鄱阳湖南湖的过程。

鄱阳湖南湖的形成,有人说是地震或地陷所为,有人说是海平面升高所致。我比较赞同海平面抬升的说法。我认为,鄡阳和海昏之一部不是“沉没”,而是“淹没”!

生活在湖滨的居民都有过“躲大水”的经历。三峡大坝修成前的鄱阳湖,三年两头涝。大水一来,房屋被淹,往高处村庄搬;水一退,就搬回来,随水进退。所以,湖滨居民的家里,过去大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有,也是累赘。

生活在古鄡阳县地的先民,肯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大雨季节五河来水迅猛,彭蠡湖渲泄不及,地势低洼的鄡阳平原近河地带就会出现短暂的洪涝,年复一年,逐渐积水成泽。大概在东晋刘宋之交的某个时期,由于海平面上升到一定高程,长江水面随之抬升,对彭蠡湖水形成一种顶托阻抑之势,五河来水不减,于是湖水跟着上涨,逐渐南侵,最后终于越过松门山,将本属江西盆底的鄡阳平原顺理成章地变成一片汪洋。于是,到刘宋永初二年,存在了620多年的鄡阳县废了。海昏县的一部分也被淹没了,原本设在昌邑的海昏县城,也在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迁到永修艾城,变更为建昌县。滨湖的吴城,地当赣、抚、修、饶诸水交汇地,自然形胜使之成一天然良港,逐渐演变成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当湖水继续向东扩展进入鄱阳县,将鄱阳山浸入湖中后,彭蠡湖便有了“鄱阳湖”的名号。据有关学者考证,唐人韦庄《泛鄱阳湖》一诗,应当是迄今所发现的“鄱阳湖”之名首见于文献的记载。

韦庄(836年─910年),生活在北朝至初唐时期,做过前蜀的宰相。他在诗中描述自己所见的鄱阳湖景象已然是:“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这说明至少在唐朝初年,鄱阳湖南湖的大水面已经发育成熟,其东界已抵达鄱阳、余干县境。这个过程应该从南朝刘宋前持续到隋朝,大约经历了四百来年时间的刻画。

宋代,鄱阳湖的发育基本稳定,大体形成了今天的模样。(续下篇)

阅读 131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