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万年:要把“月亮”变成“太阳”

媒体:中国·万年   作者:廖国良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8/12 9:59:40

 怎样把优势资源变优势经济

江西万年:要把“月亮”变成“太阳”


廖国良

        在江西,有个地方被世界农业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喻为“上帝安排生产稻米的地方”,它就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江西省万年县。“稻作文化是万年独一的、历史的、不可再造的名片。”6月中旬,江西省万年县委、县政府在南昌召开了“中国.万年国际稻米城建设”专家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沈激先生和江西省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新闻记者等上百名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发现在考古价值上可与陕西兵马俑考古发现具有同等价值甚至超过兵马俑价值,但是陕西兵马俑的发掘给人强大的震撼,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成为陕西旅游产业的龙头。而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考古学术价值很高,而旅游开发观赏价值很低。如何开发利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优势资源变为优势经济,也就是怎样把“月亮”变成“太阳”。仙人洞、吊桶环像个月亮,很古老、很神秘、很诱人,让人神往,但不实用。只有把“月亮”变“太阳”,照到万年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才能给万年人们带来财富,带来幸福。为此,开发利用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在“吃”的环节上做文章,建设“中国.万年国际稻米城”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大产业,造福于万年人民,也造福于人类。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江西万年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稻作文化。考古人员发现,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文化堆积层中发掘出的栽培稻植硅石,是现今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它把世界稻作起源由七千年前推移到一万四千年前。当我们想到今天世界上多数人还是以大米为主粮,而最早的大米竟是出产于万年仙人洞古人类栽培稻时,不能不令我们为之兴奋、为之骄傲。勤劳智慧的万年古人类创造了世界最早、最具价值的农业文明和远古文明,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至今仍惠泽世界几十亿人口。万年仙人洞和吊洞环遗址是一座光耀千秋万代的伟大历史文化丰碑,也是今天的万年人正为之付出艰苦努力,使文化力变成生产力的重要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工程。

        稻米,是一种涵养生命的食物;稻米之路,是一条滋养生命之路。稻米,不但须臾不可或缺,还要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耕地、水资源不断减少以及满足人口不断增多、质量要求提高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万年县把传承稻作之路、弘扬稻作文化、推进科学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来抓,建设了一批以万年贡米等为重点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开辟了以神农源为重点的稻作文化旅游区,建设了稻作文化纪念馆,举办了国际稻作文化节,使万年稻米和稻作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资源条件和经济文化优势。现在,万年又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和倡导,启动建设万年国际稻米城,将在提高稻米文化力和生产力方面进行深度的开拓。这在当前世界粮价飚升、粮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开创性举措,它必将进一步打响万年的稻作之源、生态之乡品牌,推进万年稻米的市场化、外向化、国际化、战略化,带动粮农增产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项目抓好了,有可能推动万年的稻米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其直接意义,除了构想当中所说的,是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需要,是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是将稻作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通过国际稻米城的建设,让更多的人来万年进行旅游和体验,使他们不仅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而且懂得米的来历,了解稻米之中包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努力在全世界形成“稻不过万年不香、米不到万年不鲜”的文化穿透力,使世界上的优质米汇聚万年,使更多的人了解万年、钟情万年、向往万年、投资万年、游览万年、创业万年,并深深地记住万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沈 澈说:“万年稻作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记忆,对于这样的文化要充满敬畏,它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简单手段,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向往、一种骄傲,一种精神家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遍地开花,名目繁多,其中尤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最为常见,但很少把节庆活动变成产业,此次万年建设“国际稻米城”,就是要把世界优秀的节庆文化活动引进来,为稻米城建设服务,把“举办”节庆活动变成“经营”节庆产业。

        万年县委书记陈荣高、县长程文说,文化是区域发展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要努力挖掘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点,要有产业支撑。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和经济要素的紧密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就是产业。要以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世界稻米及相关副产品的精深加工,要有市场支撑,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转变。重点抓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让世界的稻米以及农副产品在万年能看得到、买得到、吃得到。(作者系江西省政府参事、经济日报江西记者站站长)

阅读 24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