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荣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我省4400多万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江西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优先重视并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是《规划》顺利实施和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
人才队伍明显滞后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第一优势。苏荣书记指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是关键。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未来。品牌的塑造也好,精品的推出也好,关键在人才。没有人才,就出不了精品,出不了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今世界经济、区域经济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是人才因素。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
与国务院批准的其它18个区域经济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是生态”,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生态环境。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崛起”的胜势,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规划》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江西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端拨尖人才奇缺和两院院士、重点学科带头人寥寥无几等问题。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优秀人才是数量相对较少的。可以说,江西的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可喜的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建设高地一是抓紧编制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子规划和专业规划。要结合经济区规划的产业项目,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实现建设一个项目聚集一批人才,用人才支撑项目建设,用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要设立专家咨询机构和信息网络机构,为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献策。
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舍得花钱,适当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同时加大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引进一批尖端人才和科研团队。
三是进一步盘活用好江西现有人才。目前,江西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和配置方面,仍然存在体制和机制的束缚。人才在省内、市内流动性不强,专业不对口、特长不对位、高能低配、低能高配和技术部门管理人才多、管理岗位技术人才多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要坚持按照苏荣书记所说的“才用其时、用当其位、位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和项目需求,合理配置并盘活用好现有人才。
四是优化干事创业环境,留住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政治、经济和生活待遇的作用是一方面,但真正的人才更看重的是能否有一个让他充分施展才能、干事创业并获得事业成就的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规范选拨程序,增加透明度,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奖励、流动、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各类想干事、敢干事的人才既引得进,也留得住,并最终能干事、干成事。 (作者系上饶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