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3年内免26项收费
媒体:南昌日报 作者:内详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4/25 9:57:02
本报讯(李婷 记者 骆辉)昨日,《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指南》从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和办理程序、毕业生就业常识两个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详细参考。毕业生可登陆江西教育网(http://www.jxedu.gov.cn/)查看。
安排56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
2009年全省拟安排不少于56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为2年。在村任职期间,按照略高于全省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津贴的平均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由其所在乡镇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在村任职期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工作、生活补贴和保险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2000元发放。
聘期工作表现良好、期满考核合格的,5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从2010年起至2014年,每年从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的职位中拿出30%-50%,定向招录在村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在县、乡公务员岗位表现突出的,可以调入市以上机关工作。
至少安排2600名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
2009年全省拟安排不少于2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两年服务期间的生活、交通补贴,每人每月800元,第二年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200元。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可享受五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的,在笔试成绩上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的,学校为其保留学籍等优惠政策。
至少安排400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从2009年开始,西部计划服务期由1-2年调整为1-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首次签约期为1年或3年。2009年全省拟安排不少于40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志愿者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的,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公务员。报考中央机关和东、中部地区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西部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5分。志愿者服务期满1年考核合格的,3年内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服务期为1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奖章;服务期为2-3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表现优秀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
招收3500名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
2009年部队拟在我省高校中招收3500名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大一新生入伍保留原就读学校学籍;荣立二等功可保送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当兵两年后表现优异者可直接提干;大学生义务兵服役两年可获补助1.5万余元。从2008年开始征集入伍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义务兵退役后,报考公务员时,其2年服役期可作为基层工作经历。
自主创业免收26项收费
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凡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江西省从事个体经营有关人员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规定免收2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鼓励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参加就业见习活动。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补助“双困”毕业生求职费用
对占我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约10%的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建立“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机制。从省财政安排的省本级就业专项资金中补贴“双困”高校毕业生求职费用。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双困”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及街道社区组织开发的服务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相关新闻
我省七成大学生对就业充满信心
本报讯(李婷 记者 骆辉)4月23日,江西2009年全省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统计结果出炉。调查显示,我省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充满了信心,25.2%的大学生认为信心非常大,50.4%的认为信心比较大,只有1.0%的认为没有信心。
调查显示,57.9%的大学生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自己产生了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压力,37.2%的认为压力一般,只有极个别的大学生认为无压力。虽然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但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充满了信心。25.2%的大学生认为信心非常大,50.4%的认为信心比较大,只有1.0%的认为没有信心。
此外,面对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方针政策,大学生也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和行动。41.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毕业后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其中回答非常愿意的有8.9%,回答比较愿意的有32.8%,而回答一般的有39.9%,回答不太愿意的有15.9%,回答非常不愿意的有2.5%。
阅读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