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药谷”在“危”与“机”中突围
媒体:南昌日报 作者:内详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4/30 8:06:02
提及桑海开发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支柱产业——医药。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挂牌,新医改方案的出台让“桑海药谷”欣喜不已,让桑海人看到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桑海开发区能否抓住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二春”呢?能否在危机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下突出重围呢?能否扛起江西这面国字号“生物医药”的大旗呢?近日,记者就金融危机下的“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及“桑海药谷”如何策应新医改出台进行了采访。
逆势上扬,危机挡不住医药产业发展步伐
“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产品脱销,供不应求!”记者在南昌济生制药厂的口服液体制剂车间看到,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工人们正忙着包装畅销的“复方鲜竹沥液”。党委书记魏有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医药行业是以内需消费为主,金融危机未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反而逆势上扬。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收入与同期相比增加14%,利润增加10%左右。
生物医药产业一直是桑海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医药产业工业产值已经占到园区总产值的90%以上。由于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和抗跌性,制药业已成为目前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为有限的行业。去年,在全球经济寒冬的大背景下,桑海开发区逆势上扬,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目前,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济生制药厂、桑海制药厂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集群,可以年生产医药产品260多种,其中国家级新药8个、中药保护品种12个。
冷静应对,寻求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的扩容
“新医改的出台将极大地释放农村用药市场,而我们公司多数产品均定位在满足中低层消费群体的用药需求上。”南昌济生制药厂党委书记魏有来告诉记者,针对新医改的出台,济生制药将及时调整产业思路,在“专”和“精”上下功夫,不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拓宽销售渠道,主攻子市场。
“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的经济和政策大环境的影响下,医药行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这也是医药行业面临的机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龚甫介绍说,为利用好国家宏观导向及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两大机会,桑海开发区通过把握好政策,包装项目;建好平台,促进服务;强化建设,创优环境;招商引资,注重成效;紧盯目标,振兴基地等五项措施,扶持医药产业的成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新医改带来的利好,桑海开发区发挥产业基地的辐射作用,整合社会资本和院校资源。目前,已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博士工作站一起,针对新医改包装了30多个项目,并为企业产品能够进入国家药品目录提供技术支持,更多地帮助企业享受新医改带来的好处。
信心十足,打造生物医药的桑海号“旗舰”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医药产业凸现出来的刚性优势,正在成为桑海开发区加码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考量因素。 去年下半年,今年一季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肆虐下,开发区的经济仍逆势上扬,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目前已吸引大批医药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等本土企业和上海百安(南昌)制药有限公司等外来企业都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
随着生物医药基础设施、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和发展措施已落实到位,招商引资初具规模,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基地”的帷幕已经拉开。桑海开发区将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抓住新医改带来的新机遇,在未来三年中,将通过引进、联合、扩张等形式投资新建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形成以医药研发、药材种植、药品生产、药品仓储、药品批发为龙头,兼顾医药设备、医用印刷、药品配送各个环节完整的基地医药产业。
□潘贤林 记者 廖晓生
阅读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