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步行生活妙在其中(六)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2/8/30 10:57:24

一残骸横尸路上,动了侧隐之心,留步定睛细看,原来是一条多年不见皮肤带有环状纹的蛇。多次车辆辗压蛇失去原形,从皮肤艳色和残骸推断是一条成年蛇。蛇遭厄运多次被车辗压并不惊奇,虽然如今蛇已很少见,特别是在城市内,但车辆多了,如此这般招摇过路,其不是不识时务。或者说此行目的是为了告知农夫“大雨眨眼要来到”,殊不知现在人类已有了先进设备预报天气,白白浪费了感情不说,还搭上一条因濒危而珍贵的性命。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定会让蛇的灵魂在轮回途中写出阶段总结,如何如何成也肖何败也肖何,如何上善若水,如何科学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繁荣蛇道。

黄河行012

蛇是冷血动物,没有人性,多数人多数情况下撞见了都会躲开,蛇也一样,不通人性,闻到人味就会快速躲避。可是中介一参乎就难说了,僻如说,汽车,是钢材橡胶组成的,油料燃烧驱动的,就算那灯如眼再大,没神经促使,视若无睹,别说蛇,人也照压不误,上刀山下火海灯也不会关闭,摔的粉身碎骨哼都不哼一声。所以说,见车就躲还是上策。

人和蛇从来不会任爱唯亲,怎么着谁就怎么着谁了,都是随机的,佛道说是命中注定的,黄道说是运气。人会利用蛇为自己服务,如乐器用蛇皮,蛇胆川贝液等,还有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眨眼要来到等,蛇捕鼠捕鸟维持生态平衡等,对人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益处。至于蛇怎样利用人为自己服务,没有研究过,肯定会有的,只是科研没到这一步,是未知代开发的领域

没有成人之前的求学阶段,也就是完全有家长和老师监管阶段,都在本村上学,业余时间承担一部分家务,如给猪鸡挖野菜,拾烧饭用的柴禾,要到崖边沟里活动,经常遇到蛇,还多在自家的窑崖头上洞洞里发现蛇,很大的蛇到没有见过,擀面丈那样粗的也很少见,多数都是母指粗细的,刚用过餐的会粗些,最粗的地方有四到五公分粗细。艳色有红的(不是全红,带有黑斑点儿)、黄的(杂色条状或环状为辅)、黑的(纯黑,但黑色不是那么重)。跑的最快的,只是一眨眼功夫就没影了,头在草叶上轴着,不见身子,我们都把这种蛇叫草上飞。最慢的时候就是刚吃过东西的时候,几乎就不动。从它们的眼光和动作中可以理解,很无奈,就算是怕人也没办法。我见过几次这种情形,都悄悄的走开了。那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要和蛇照面,不象现在,就算是死蛇有时几年也不能见一条。不过说心里话,日常活动中少了不少惊心动魄。

蛇少的原因肯定是不宜居造成的,不宜居有环境的原因,有食物的原因,有天敌的原因,想来还是食物和环境起主要作用。蛇的减少肯定会引起生态循环滞缓或者故障,多长时间能让人能感觉出来,得有科学家们的观察研究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现在大家的共识时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生存带来健康上的问题,看来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问题,天气的极端现象给人生命及财产带来的不可抗拒的损失,自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到底什么因素引起质变使天气恶劣状况史无前例,也很难说清。实踏实的究竟应该怎么做好人,谁也说不清,环境保护媒体上说,日见好转,可是濒危物种却年年在增加,这说明生态循环恶化日趋严峻。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不少,不知道近些年湿地是不是还在萎缩。如果湿地面积不说增加(增加是不可能的),如果保持现有的不变,会不会现有的物种就能保存下来,我们的生存环境会不会就这种现状保持下去啊。

说的远了,只想蛇能象我年轻时那样经常能让我们看到,就算害怕也愿意。

步行的路,希望和路同行的生命能缤纷多彩一些。

阅读 26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