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生 苏慧
2009年4月16日9:18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无疑是“城市之肾”,它对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影响着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的发展。
2005年以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公园建设,并连续两年列入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经过几年努力,一个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正在向世人展示一张绿色的“城市名片”。
4月上旬的一天,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天气晴朗,空气通透,初绽芳容的湿地公园仿佛是城市里的一方净土,让人惊诧其自然之美。站在观景高台放眼望去,但见苍龙湖、青龙湖与远处的黄河库区浑然一体,天光云影共徘徊,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城市水乡;一阵微风吹过,湖边的草、岸边的柳枝轻轻摆动,青龙湖里荡起丝丝涟漪,一群群小鸟婉转鸣叫,仿佛叩响了人们心里珍藏已久的“世外桃源”梦境。
据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在三门峡市建设现代化的具有黄河沿岸特征的自然山水城市的战略思路指导下倾力打造的,也是三门峡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主要由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公园及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组成,规划面积8850亩,其中陆地6150亩,水面、滩涂2700亩,于2007年2月6日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截至目前,天鹅湖湿地公园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完成了部分道路、基础性绿化、坝桥、景观等7项工程建设,一个以白天鹅特色资源为招牌,以虢山岛为中心,以黄河、青龙湖、苍龙湖为主体的自然山水景区已初步形成。
作为湿地公园的组成部分,陕州公园三面环水,绿树成荫,文物古迹众多;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目前已完成大门、门外广场建设,修建景区内主干道沿黄观光路、虢山岛游览路共2000米,铺设给排水管道1600余米,建成机井3处、星级公厕1座,完成景区覆盖绿化1000余亩,安装景观照明灯2362盏;沿黄生态林带自然条件多样,植被覆盖率高,是三门峡市不可多得的生态林地。
漫步湿地公园,这里是一片城市森林,是天然的生态乐园。34万余平方米的园林中,栽植了各类乔灌木、草坪、地被植物等153个品种及树木56694株,俨然一个“天然氧吧”。低洼的水网平原,大小的浅滩湖泊,迎风飘荡的芦苇,加上各类茂盛生长的水草和不知名的动植物,这里呈现出原生态湿地的自然美。
漫步湿地公园,这里是一座城市水乡,是鸟的天堂。青龙坝、苍龙坝及双龙桥续建和改造工程,将双龙湖水面连为一体,形成了25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加上这里的浅水地带和沼泽地,有不少植物根茎、草籽和鱼虾,还有沿岸农民秋收落下的玉米和豆粒及这里背风向阳的地势,为大批候鸟的栖息、生存提供了极佳的环境。近年来,白天鹅、灰鹤、白鹭、野鸭等40余种珍贵鸟类在这里留下了“仙客丽影”。
漫步湿地公园,这里更是一处令人向往的绿色休闲胜地。周未或闲暇时候,众多市民纷纷来到湿地公园,尽享天然美景,让心情放飞于这片城市之中的“世外桃源”。
苍龙涧河与远处的黄河浑然一体。
天鹅湖湿地公园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