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工作和生态有关,还是因为我的本性使然,听的说的或者说和别人交谈的,总在自觉不自觉中和除人以外的生物连系在一起,而且有很多话让人听起来有些怪异,以致于我的很多知音都认为我老了,赶不上时代了。
人的思想与大众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就认为你是异类,僻如说,众人都在为如何赚到更多的钱为区域、为单位、为自己和家庭创造更加舒适快乐的生活时,你却在为一颗草、一株树、一片沼泽地的存在与否奔走呼喊,且不管别人的表情、眼光和议论,直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从不去考虑这条路上的坎坷与艰难,是不是有点逆潮流而动啊。
如果你直面这种事实,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试问,你以为这种追求会有几分成功的把握?到什么时候大家才会认可你的追求应该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感恩?假如,自然的残酷程度不给大家认可和感恩的机会,你会为自己的付出后悔吗?如果你番然醒悟从此随波逐流,在众人眼里绝对是福德双全。可如果你这样做,那就不是你的为人了。
我认识的网友几乎都和湿地有关,也许是因为不是湿地的网友我没邀请或没有确定人家的邀请。聊天也几乎全是与湿地有关的人和事,即便有点出入,也是站在湿地看社会。这不,今天有朋友给我发了几幅绣品,我马上就和湿地联系了起来。
也难怪,蚕桑让我想起了湿地,桑树本身就是湿地植物的一种。有桑树才有桑叶,有桑叶才能使那些可爱的蚕宝宝长大吐丝,为绣织提供原料。还有那绣品上的戏水鸳鸯,漂浮在水上的睡莲,默默含情的浣纱女,莺啼翠柳,鹭翔蓝天的物景来源,都让我想到了湿地生态,想到了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湿地功臣们,细想想,它们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啊。
不信,我把这些作品提供给你,你不妨浮想联翩一回,看有没有一点这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