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不够的黄土地(老林见闻录)
我回老家了,又一次踏上了邙山岭上的那一片黄土地。熟悉的气味儿,熟悉的塬坡沟壑与阡陌道路,熟悉的秋庄稼种植格局,还有顺风飘来的,好久没有听到过的,熟悉又亲切的乡音话语。
一有回家的想法,前几天就计划着带些什么东西,主要目的是为老岳母做寿的,生日蛋糕是首选,选了带寿桃和寿星婆的,奶油太多吃了对身体不好,特意瞩咐奶油要少一些,不能做的太早,最好是当天做当天我们来取,当天带回当天吃,这样新鲜。老婆饼要买软和一点的,如紫薯的,绿豆的,豆沙的。水果要买弥猴桃,苹果,香蕉葡萄。看那些亲戚和近门自己,带那些水果多买一些就是。
早起时间和往常一样,只是起床后活动项目必须得改变,不能做自己编排养生操了,也不能去公园里遛弯儿啦,老伴一改往日必须在家吃饭的规距,决定到我们老家的乡政府所在地去喝牛肉汤,所以我一起床就赶往三味奇蛋糕店去取生日蛋糕,然后往车上装已买好要往老家带的东西。紧赶慢赶,五点半起床,到车出小区门口已经是早晌七点十分了。
车行连霍高速,保持时速九十公里左右,九点半我们就坐在了牛肉汤店的饭桌上了。家乡的味儿当然还是记忆中的那样,享受到汤足汤饱以后,我们依依不舍地抹了抹嘴,继续我们归心似箭的行程,直到看见老太太的一脸笑容,我们也都高兴的享受了一回难得的家常生活。
不管这土地上已经印上我多少足迹,每一次回归这里,我依然如初见那样,津津有味的如数家珍般浏览着我所看到的一切,春天是这样,夏天是这样,秋天是这样,冬天是这样,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可能是草木情愫的感染,也可能天空流云的感召,再有可能就是人缘情面的变迁,总之,每一次,我的心潮都会异样,都想为它们做些什么,扶起一颗小草,为飘落的野构杞花做一副挽联,或着说举个躬,五体投地的膜拜一回。不是,真的不是她生育并哺养了我,让我可以品味自然的丰满,黄土的厚重,街邻众亲的亲昵,以及走出乡土走进社会,那些可见或只能意会的人生成果,而是她不为你喜不为他忧的,那种不卑不亢的自信,那种不管你回报不回报,都乐享自我的精神。
为此,每一次我都留念,带走永远不可能复制的那些定格。那里面有浓浓的,淡淡的,高低稀稠不匀的绿色。有空气里的,泥土里的,清新淡雅的复合香味儿。有土里土气的,外乡人难以理解的乡音乡情。到未来的一天,我不能亲临这片土地时,就在这画里听鸟语花香,听风雨落花,听父母的唠叨,听兄弟姊妹的戏闹,听成长的美妙,听所有的自然精灵在原野的香溢中陶醉,听似水年华给我们不间断的享受。
我从这片土地走来,却有可能不会再走进这片土地,所以我想多给她留个影,再多都不算多,只到我不能为她留影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