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1/5/5 17:46:20
有意于你
黄剌梅好看吧,她是正宗土生土长的小家碧玉。她们多生长在砾石成堆、土壤瘠薄、少雨干旱的山坡或岭头,她们的秉性,真的是给点阳光雨露就灿烂的那种。来到条件优越的游园里生活,有这么多人呵护欣赏,你看把她们笑的,好象这世界上就她们幸福似的。
现在不管是那一阶层的人都在追求一种对人有益的低碳生活,试图规范和改正那些对生存蔽多利少的经济掠夺式行为,这种人生文明的跨越,着实让人心生欣慰。实际上,即使经济规模发展技术不成熟造成碳过量排放的因素全部除去,人为活动增加,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建设用地的增加、天然林面积的减少,自然湿地面积的减少,仍然会导致生活空间内的碳超量存在,僻如说人吃穿洗的丢弃物,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农作物秸杆的利用率降低等,都会以不同形式的释放,造成碳在生活空间内的积累。过去科技水平虽然低,种棉纺纱织布做衣,衣服破的不能再穿了,再糊成鞋底,鞋底穿破了,再卖给造纸厂造纸,几乎能利用到全部分解。现在物资虽然丰富了,随便丢弃却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多不变。
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空间内过量碳和富营养化物质消除呢,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就是利用植物的功能,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就是最好的说明,可是就目前我们对生活空间的需求来看,现有的资源循环很难满足我们的需求,仅仅保护是不行,还应当顺其自然,加大它的产出量,因为产出量大证明它们对空间内污染物利用的多,对空间内有益物添加的多,我们的健康发展就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