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来自湿地的思索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1/3/9 8:56:51
 

面对着一片沼泽,我无语。

映入眼帘的景色里,有飞的,有游的,有跳的,有慢慢走动的,有静静期待的,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绚丽,生灵活现,似近在咫尺的心灵问候,又似渴望却不能细说的那种爱的抚摸,我心动,另类的生活感然着我。

风在阳光下是那么的柔和,总是让我聆听那每次都不一样的韵律,每次都不一样的唱腔,还有那诗情画意中不求掌声的朗诵。虽然我一点也不懂,但却明显感到心灵和身体被洗涤后的那种爽快,那种舒悦,那种生命跨越某种境界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我情不自禁的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我,在思索。

多种情况下,我处在繁杂的人潮车流中,急燥,无助,有一种无缘无故的冲动近乎迷失自我,象是生命在做无为的挣扎,不确切地说是烦恼,也许是生命极限对环境不宜的一种呼唤。人,都在为利来利往,看似文明的路途上繁华愈盛,却有着蜡烛流泪燃烧的感觉。多少人曾寻觅着“以人为本”的足迹,想跨过本性使然的那条河,可是很难,明天和今天的选择,总是在即得利益面前蹉跎。

人类研究得出结论,湿地是“地球之肾”,可见湿地对生命存在的重要和意义,然而,明知有这样的道理,行为的结果却在让湿地日渐萎缩,也许人类的这种本能,也是生态平衡中的选择,走过艰难的环境选择,留下的都是适应者?

问一问流失的岁月,抚摸一下对生命来说已有潜在危机的地壳,那远去的背影,那消失的小河,是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至真至爱,是不是我们的明天,亲情,发展,成果……等等所有的寄托。

旱和涝也许不是我们的过,也许和湿地和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多寡没有多少联系,可这些自然现象让我们的生活受到了伤肋骨的挫折,不坐以待毙,就要积极的到自然规律中去探索,什么方法能巧借自然之力,让旱和涝在我们的生活中柔和,使生态效益产生我们渴望的经济效益,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的结果?

湿地就是生命的源泉,左右着食物、水、气和自然友好对生命的呵护,善待这里就是善待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阅读 31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