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周志勇吐心声:“我的鱼儿为何那么俏”

媒体: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11/26 10:16:25

  珍珠养殖本身不存在污染问题,但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珠农要投肥养殖。大量有机物沉积在底泥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易消除,很难治理。

  “为什么同时用他的药,用他的饲料,一样的进鱼苗,我的鱼儿还会死,而他的鱼不仅不会死,还比我的鱼儿长得快?”水产养殖大户老包百思不得其解。

  在鄱阳县古县渡镇有两口并排的精养池塘,一口是老包的,一口是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户周志勇的。老包的鱼塘其实花的功夫并不比周志勇的少,塘坝整得平平坦,外面来了人也多喜欢到老包的池塘去视察,而周志勇的鱼池杂草丛生,水面上这儿挂着一丛水草,那儿漂着一堆菱角,给人的感觉并不美观,甚至有点杂乱无章。

  周志勇微笑着说:“养鱼并不是为了追求美观,我的水草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吸附了水中的氨、氮等无机营养,如果氨氮超标,鱼儿就会得病……”老包恍然大悟。

  “其实,有机健康养殖早就被农业部推广了,它主要包含两个技术,一个是水质调控技术,一个是健康养殖技术……但是倡导健康养殖,我真的花了不少心事。”不喜欢言语的周志勇一谈起“鱼经”,就会滔滔不绝。在健康养殖这条路上,周志勇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

  那是六七年前,一个全国都在流行水面无机养殖的时间档,很多养殖大户动不动就把一大车无机化肥往池塘里倒,结果是水产数量上去了,但是鱼的品质下降了,水面污染了。

  竭泽而渔无异于杀鸡取卵。周志勇心里很沉重,而此时他的公司已有80多户渔民参股,水产品产值高达1200多万元,大闸蟹已是扬名国内外。

  当大闸蟹的大规模养殖威胁到鄱阳湖的环境时,他毅然中止了大闸蟹的养殖,适逢省里发展鮰鱼出口,于是,他再次率先响应号召,于2004年第一个申请鮰鱼养殖基地项目,并且第一个到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申请备案。

  “当渔民还不愿接受新品种的时候,我只有先干起来,然后再带着大家一起干。”和养殖螃蟹一样,周志勇养殖鮰鱼的品种和模式总是先人一步,尤其在安全和健康养殖方面更是严格把守。无公害于他仅仅是起点,全部达到绿色的,甚至是有机的标准才是他的目标。

  “好水才能养好鱼”,这是周志勇常对渔民说的一句话。水质调控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近年来,周志勇一方面在保护已有的螺蛳、贝壳等淡水贝类动物,杜绝大规模螃蟹养殖,周志勇花了四年时间,终于使螺蛳、水草等水生动植物得到更好的修复。他还对水生动植物少的池塘进行人工移栽、种植水草,投放淡水贝类动物,到目前,种植、移栽水草100余亩,投放淡水贝类动物20多万斤。

  改变捕捞方式也是周志勇健康养殖的一大法宝。他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和水产生长周期,一改一年冬干捕捞为常年捕大留小的方式,使水产均衡上市。他从不抽水取鱼,也不会大小通吃,大鱼小鱼一律上市,他说有的小鱼可以长大,来年可卖,小虾小鱼还是冬候鸟的食物,不能让他们没了粮食。从德国回来的女儿总是喜欢在他的大湖住宿,每年来他的湖里旅游观光的游客也不少。

  如今,他通过两个技术实现了平安养殖,他养的鱼基本上没有引发什么养病,取得了不菲的效果,每年养殖的水产品达1400多万吨,其中有1000万吨左右出口美国、韩国等国家,他的鳜鱼、青虾、黄颡鱼等优等水产品售价比别人的同类产品高出20%还供不应求。(操海鹏)

阅读 38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