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步行生活妙在其中(五十七)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3/2/17 16:57:54

 步行生活妙在其中(五十七)

人们为什么要把“脚踏实地”形容为做事准则,我想,可能是心理因素,生命,身体,都来于此回归于此而已。不管有本事的人如何想尽办法让形容留给后人,都挡不住最终化为泥土的最终归宿。

考古的人可能理解的比较全面,那些有办法的人,让自己深藏于地下,不见天日,就算留有碳化的形容或基因,在土地上活动的人也是很难看到或了解的,一旦见了天日见了后人,也就不会有多少存在的时日了。

古画可以留住真容,但也不可能经得住天长日久的日晒风化,要不,古人的真迹也就不会竟标到天价。

中国人现在还讲究“入土为安”,即便国家有政策,不允许肉体入土,但烧(火化好听,但意思一样。)了以后,骨灰最终还是会入土。

从生态学角度看,肉体入土要好,自古以来这种习惯应该不是陋习,虽然先人们没有生态循环的概念,但做法支持了这种概念。因为尸体养育了土壤中的多种细菌,这些细菌的繁盛,又为以土壤为生命支撑的植物开辟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碳循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烧,就没有埋科学,最其码碳循环偏离了轨道。说占用耕地浪费只是一种托词,和入土关系并不密切,堆土堆是为了好记,好年年来祭典,要说陋习应该说是对先人的念想,大家都不好说,只好归究于丧葬方式了。

倒是近些年“基督教”的盛行,大有改变中国敬先人这种“陋习”,教义教导徙子徙孙们,心中只能有上帝,死去的先人统统都归乌有,只宣扬“以马内利”,地球灭亡那一天,基督会驾着方舟来救信它的世人。如果中国人都信基督教,丧葬方式根本不用政策去引导大家的行为了。可是有一点必须得提醒,“国耻”能忘不能忘,先人都忘了,耻辱还会存在么?

我没有读过“圣经”,但对于要让我们周围的人忘掉以前的生活和文化,忘掉那些为我们健康生存积累下丰富文化,给了我们生命又辛辛苦苦养育成人的前人,总是耿耿于怀。为什么要只记得一个我们不熟悉的,浑身长满毛发的人?是谁把他钉在了十字架上,是自己么?好好的活着给人做点好事儿不成么?活着的时候好事做多了,后人是不会忘记的,你僻如一个市委书记为一个城市做了点事儿,以后不管他到哪儿,不管他的人生走到了什么地界儿,只要人们在享受舒适的城市设施时,就会想起他,就会感恩他,不用“圣经”去引领心灵的。是别人把它钉到十字架上的么,为什么?它就那么甘心情愿,似乎不合人之常情。如果象现在的重刑犯受到应得惩罚,那我们只能引以为诫,根本就没有必要为它歌功颂德。

“圣母玛丽雅”经常听说,很说听说过“上帝”的父亲,想想这也难怪,“上帝”是和常人不同,怪不得不允许怀念父亲以上的先人呢。其实,中国的吴承恩也如此设想过,僻如,孙大圣就没有爹,传说是玉帝姑娘在石头坐了一会儿,以后这块石头里就蹦出了一个大圣,这货还非常桀骜不训,从来不管他外公或着说姥爷正儿八经的叫,而是叫什么“玉帝老儿”,没大没小的,实在是让人瞧不起。

所有想象的必竟都不是现实的,我们还是说说眼前的吧。

几万几十万买一块墓地难道就不是浪费么?没有人统计过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的版土上埋了多少人,要是都留下土堆,还敢想么?其实,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做法真正对我们生存有益么?中国地大物博,习俗也各有千秋,在丧葬方法上有很多种,如天葬、水葬等。天葬,有人解释为是让鸟食的,CCTV记录频道就介绍过印度的一种天葬,就是把死者的遗体放到高处,让秃鹫来吃没有生命的肉体。因为秃鹫近年大量减少,当地人非常发愁,以为没有被食者是生前缺德事做的太多才有此报应。水葬自然也有它的道理,不用太多的解释,肯定是养育了水生动物。这都是生态循环的正常现象,益处有些我们看到了,有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有多少精灵蕴藏积累在土中,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不过大家都有共同的感觉,后来人是越来越比前人聪明了,生下来看着都不一样,是不是和生态循环过程中长期的“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有关?无案可稽,也不好说。

不过你要是脚踏实地的走过生活,总感觉比其它方式心里要踏实些,很可能是土地给了我们很多底气吧。

 

阅读 111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