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猎奇。
是我此生最喜爱的户外活动。
出身书香门第的我。从小受家庭熏陶,是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对其宗教文化知之甚少。
但是这个以道教闻名遐迩,以神奇传说与诗情画意风光交织一起的久负盛名的天平山的绮丽与灵气。平添了我许多向往的情愫。
终于在2011年12月的3号,带着对它的神往,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一家人踏上了太平山之旅……
太平山,坐落在武宁县西北部赣鄂边境,地处澧溪、甫田、大洞三乡交汇处,海拔一千三百多米,是一处集山岳风光与道教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区,道观名佑圣宫。
一路欢声笑语从车内向外飘溢,车在欢乐的气氛中向太平山方向驶去。途径烟港,驶入梅林地带,翠竹如海,两边茂密的修竹丛林夹道欢迎,好幽深,好静谧呀!进入了山区。两条宛延的山体,象二条腾空出世的蛟龙向外伸展,夹着潺潺的不绝于耳的流水声和镶嵌在山水画廊中的村落人家,这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恢弘的山水交响乐章。
登山伊始,路弯而陡,车内的欢声笑语被陡峭的山路镇住了,我们都屏住呼吸,神情高度集中,一种登山宛如登天的感觉由然而生。沿途尽见奇峰耸立,峰恋层叠、谷深壑幽,树木郁葱,溪流淙淙,风光无限。云雾缭绕不亚于庐山云海的景致,这是一幅通体灵透的水墨山水画。轿车在山体中间穿行,真正让人体验了“静观远山添豪情,闲赏近水涤俗虑”静美与惬意。
快接近山顶了,远远的望见一如天庭中的高大的南天门,那红红的大牌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漂浮的云雾缠绵在它身上,宛若仙境。犹如《西游记》中,孙悟空腾空百变,翻腾飞跃南天门的情景,使人瞬间把杂念洒落谷底,空灵久远。远山与云天一色,近水与绿树共舞。十分壮观,一览群山小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
车过山顶,转道两弯,到了道教圣地佑圣宫——太平山。下得车来,女儿惊呼道:“呀,这儿下雪了呢!”“好俊美的雪呀!”同行而来的外甥女雯赞叹道。“好一块净土!榭轩阁舫美,寺庙禅林幽。”我由衷的补充说。罡风夹杂着柳絮似的雪花飘过,把太平山渲染得更加神秘与神奇。此时已是中午时分,热情的道长招呼我们午餐,吃着从雪地里种出来的萝卜与白菜,同行的陈老师赞曰:“真脆,好吃!”女儿兴奋的说:“这儿的素菜好甜呀!”午饭过后,我们走出厨房……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龙亭。五条高峻狭长的山脉,起伏绵绵,从五个方向扑来,活象五条舞动的飞龙,争抢一颗灿烂的龙珠。真是物华天宝处,钟灵毓秀地。五龙亭就建在龙珠顶上,有诗赞曰:“山象因风舞,林涛隔岭听。津津餐秀色,醉醒两忘形。”
五龙亭的右边与下首,是古色古香的道教建筑群,主体佑圣宫、万福宫、万寿宫、纯和宫、与巡山殿错落有致,与山水交融出一幅古朴的田园画卷。也散发出了浓浓的道教风情。
有福地洞天,就有神传妙说,相互相成,令人信服。正殿佑圣宫之后塔供奉着南宋道士尊称“祖师爷章真人”的章哲祖师“坐羽化仙”800年不腐的真身, 堪称世界罕见。宋理宗闻其异,封章祖为“天乙佑圣宫自然灵应真君。”此后,每年农历八月为朝仙月,山下各地信众斋戒、沐浴,历经艰辛上山敬奉香火许愿还愿不绝于途。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章祖化身医好太后疾病,帝感其德,又敕封章祖为“天乙佑圣宫自然广慧真君。”明成化三年(14671年)国有战乱,章祖显圣,助战平乱有功,宪宗又加封章祖为“仁天教主护国天章。”这里的每一尊圣像,每一件文物几乎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把太平山的道教推向了一个无极的鼎盛时期。身置其中,就会觉得仿佛是在诗与神话交织的梦幻中徜徉,就会让人深深感到,这里就是一块研究古建筑、道教、文化艺术的殿堂。
庙宇高堂,神灵禅应。无所谓顶礼膜拜的仪式,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道师们的叨念中,在章哲师祖神灵前我们祈求太平盛世永久万年,我们祈求完成心中一个个美好的祝愿 ……
忽然一阵熟悉的甜美歌声从对面的巡山殿飘来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 …… ” 这是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牧羊曲》踏音来到巡山殿前,哈哈……只见一群活泼的山羊在温和的冬日阳光中嬉戏打闹呢。女儿正专心地一边给山羊拍照留影一边引吭高歌呢。太平山的“嵩山坳”也奏响了优美的牧羊曲…… 真是:“山之吞吐翠徽中,缘浅红深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游人仿佛在天宫。”
历史的传说,像一曲动听的《牧羊曲》萦绕在山谷之间,太平山绮丽的景色将亦如它的传奇永远镌刻在天地之间 。
电话:1387927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