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葛 氏 寻 踪

媒体:原创  作者:葛俐
专业号:葛俐 2017/7/22 15:06:05

《五柳先生传》中“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心迹:他崇尚的是:上古帝王葛天氏时期,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风气淳厚朴实的那个社会。

一:起源始祖

葛氏在《百家姓》中排名44位,人口近140万。葛氏源流分六支,在此介绍其中两支。

其一,出自中华姓氏中远古部落葛天氏族,是中华姓氏中较古老的姓氏之一。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远古时期有个部落居葛地,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葛天氏。葛天氏下传四十二世至伯益之时,当时属于嬴姓之国。伯益帮大禹治水有功,禹想让位给伯益,伯益隐退,禹子启继位,封伯益长子大廉为诸侯伯爵国葛国国君,其二: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成吉思汗后裔脱欢,属于避难汉化改姓为氏。(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到今天已有六百四十年了,其缔造者成吉思汗本名为孛尔只斤氏·铁木真。如今居住在江苏泰州、兴化两地的葛氏居民一直认定是蒙古族后裔,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以一本清朝咸丰年间所修《葛氏宗谱》为证。

二: 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葛姓一直生活在华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多种原因。使得原居于华北之葛氏南迁,分散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祖辈们在江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经商,种茶,种菜……辛勤耕耘,艰苦劳作。其中一支由丰城十二世自贤公,第六子文靖公迁址江西省武宁县罗溪乡,这就成了罗溪葛氏的始家族。开启了罗溪葛氏家族的第一世。文靖公生子四个,其四子茂润公生子三个,老大景清公生子四个……经过八代到葵星公这一代,葛氏家族开始走向鼎盛时期。此时已经进入清朝前期,他是当时当地陶瓷界的大亨。他生子四个,其中大儿子天仪公智商超群,聪明能干,勤奋刻苦。五岁进入私塾读书,他记忆好,每天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先生布置的学习任务,然后偷偷学习高年级的课程,十岁就把《四书》《五经》《论语》《百家姓》……等背完。十五岁那年,葵星公想历练儿子,培养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将来接任他的班。于是让他肩挑陶瓷从罗溪朝南出发,经过平沅翻过朱家山到达靖安县去卖,第二天返家,有时还得带一担货物返回,其路途的艰难可想而知,经过了一年的锻炼,有一回,卖完陶瓷从靖安返回途中快到家了,因下午天气炎热,到锣鼓洞石亭中休息,坐下后,他心想:这一趟生意做得不错,碰上一大户人家嫁女,陶瓷卖了一个好价钱。自己这一年来也赚了不少钱,回去和阿爹商量今年去考功名,想着想着……把缠在腰间的铜钱拿出来数数,他正数得起劲,一个铜钱突从手中滑落掉到石头的缝隙中了,他不甘心,于是用扁担头撬开石头去找那枚铜钱,石头撬开,他低头一看,眼睛变直了,心怦怦直跳,四个金灿灿的大元宝直挺挺躺在石缝中,他欣喜若狂,立即稽首叩拜上苍对他勤劳的嘉奖,对他前途的暗示。十七岁那年他考取了进士,罗溪葛氏这个商贩人家开始了华丽的转身,走向官宦人家。二十二岁的他结婚,生子七个,在修水当县令,政通人和,政绩显著,他一生中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他捐钱修建了老县城南北两条街,建起了西门的浮桥。光阴荏苒,到了清朝的乾隆年后,他用十年的时间在罗溪造了一栋,一进五重的官府邸名曰:”大夫第”(大房)。用了整整十年,这栋府邸的造价可想而知了!它的气派,它的恢宏也可想而知了!他的七个儿子继他之后再创辉煌,如他一般出类拔萃,每个儿子在得天独厚山水罗溪都建有一栋豪华的府邸,名曰:中宪第(四房)和司马第(七房)五房、六房的宅第,它们从北到南依次排列。下雨天,你从“大夫第到“司马第”走一趟鞋底不会湿。这是个何等显赫的家族啊!“大夫第”一进五重,总共有108个大小天井。司马第(七房)隔溪相望的馀荫山房”(三房)都是三重房,分别有八九个大小天井。 “大夫第门前有四个旗杆石,其余的都有两个旗杆石。旗杆石高出地面四尺有余,雕有相应的图案。在民国之前,远看依山傍水的罗溪镇十几面锦旗高高飘扬,非常华美。那小桥流水、古宅人家,在蓝天、青山、碧水的衬托下,宛如一幅天然的古代山水画!那一栋栋美轮美奂、古色古香的老屋与石街、石井、石堤、石阶,那粉墙黛瓦;高矗的马头墙;排成人字形翘起的雁世;精致的砖雕门罩;高悬的巨幅门额字匾;四方天井内高大的石雕古花水缸;楼阁、梁柱和门窗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鱼兽等木雕艺术品;真是美不胜收。还有葛家祠堂,门口的两座石狮张牙舞爪,院内树影婆娑,楼阁雕梁画栋,气势肃穆神威。1939年秋,日军一个联队从靖安越过朱家山,中午到达罗溪(人们已躲入山中),烧火、吃饭,再北出盘溪口,转到石渡乡就一路烧杀,毁房数千间,死伤平民十余人。奇怪的是日军在罗溪却没敢烧一间房!

    此时的葛氏家族享有:修江葛氏武宁之巨族名家了,这个显赫的家族达到了一个曾所未有的鼎盛之期。

自天仪公三子牧予公又经过六代,到我的爷爷葛发祥公这一代,葛氏这个官商之家,由陶瓷商扩展到纺织业,爷爷在老县城有大染作坊,还开了饭店。他是解放前武宁商会主席,县政府户籍科科长,武宁县第三区区长,就读黄埔军校,创办了“ 育才小学”及合资创办了“晋风中学”。

他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为当时任中共武宁县第一任书记朱美厚烈士收尸,并把他遗孀淑宜安排在育才小学教书。

三:历代先达

我武宁葛氏家族成员中上自汉、唐、明、清下迄民国与人民共和国可谓人才辈出,业绩纷呈,于国于民不敢妄誉贡献,于宗族则足以信今而昭后。下面介绍几位:寅亮公:明万历十三年榜眼,官太常寺少卿。煌大公:大理事评。将军婴公:西汉同陈涉起兵诛秦后归汉为涉所害,汉坐天下后婴有功封其孙为诸城候。辅楚公:宋名必刑部尚书绍兴中拜左丞相。敏修公:官翰林检讨工诗词。可久公:进士加名医。万钧公:荫千户侯。饰三公:明宣德恩选礼部龙门令。闻孙公:远进士翰林院编修。士谦公:明万历孝廉。仁贵公:元金吾将军。番公:襄阳通判。乾隆年间,天仪公生子七个,个个都非常了得,这里介绍他的第五个儿子的两个儿子(即他的两个孙子)一个叫冠春,一个叫第春(后来人们都称八老爷和九老爷)非常有名,冠春:“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历充本邑中学及师范法政学教务主任高等小学校长,赣省都督府监印官。第春:清壬寅科举人丁末保送朝考二等,以盐大使分发广东补用历任要差,光复后选举江西省议会省议员,署崇仁县县长,财政部江西特派员,公署秘书主任,江西省立医院主任,炳奎公:广东军官学校毕业,历任陆军第四师中校参谋,江西保安师大队长独立三十六旅七百零六团中校团副,连祥公:江西省第二师范毕业,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步兵科毕业,中央军校军官研究班政治科毕业,国立清华大学毕业,得法学士学位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曾任江西瑞金县县长,福建保安司令部秘书主任,在生庆任全国禁烟督查委员会主任,在台湾先任职行政院交通部,中国钢铁公司主任秘书,后任南洋大学教授。葛氏家族不仅仅是名门望族,而且还是个实实在在的教育世家。

四:唏嘘感慨

轻轻地合上足有50公分厚的葛氏家谱。心中感慨良多,仰视这些令我们骄傲的先达圣贤,唏嘘自己这碌碌无为的一生,实在愧怍。但可喜可贺的是:去年连祥公其孙在北京市纪委工作的葛斌先生曾来山水罗溪寻根问祖,并决定在馀荫山房”旧址上,重建葛氏祠堂。

轻轻回首,多少唏嘘感慨,都只能附于时光来缅怀。

作者:江 西 省 武 宁 县 第 一 中 学 葛 俐

阅读 431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