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台历 

保护袁河水源水质的思考

媒体:中国萍乡网-萍乡日报  作者:黄萍华 谢光荣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1/31 8:18:56
 袁河是芦溪的母亲河,发源于芦溪县武功山,流经宜春、新余、流入赣江、汇入鄱阳湖,是江西五河源头之一,近期,笔者就袁河生态和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对建立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谈几点建议:
  一、袁河生态、污染治理状况调查
  袁河在芦溪县境内聚水面积660余平方公里,汇聚着境内的潭口河、新华河、沂源河等河流而形成,在芦溪境内长56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29×108m3,地表水总量3.559×108m3。根据县环保局提供的水质化验数据,袁河水质除粪大肠菌群未达到二类水质外,其余数据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
  为保护袁河水质,芦溪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旺县”战略,突出抓好袁河水源水质保护。一是科学划分经济功能规划区。划分了生态保护区、工业经济园区、农业经济发展区和城镇发展区。生态保护区面积达到74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51%。为保护山区的生态资源和袁河水质,出台了生态保护区工业企业发展的许多政策。在生态保护区内,先后关停了30多个工业企业,取缔了绝大部分竹木加工企业,并规定生态保护区内不建设工业企业,所有工业企业全部落户县工业园区。二是全县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从2009年起,芦溪县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同时,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近年来,共完成山上造林2.2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6900亩。三是加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大力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保护“一江清水流向赣江”,大力推行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全县综合投入1.36亿元,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3万公顷,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2%。四是严格环境监管,全面加强袁河水污染防治。近年来,多次否决造纸等有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对“十五小”、“新五小”严防死守,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取缔。同时,投资6900万元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投入1000多万元对河道进行清淤、护岸和绿化。
  二、关于建立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
  为保护好袁河水源,建议上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个关于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以解决水源保护区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是建立多渠道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如出台自来水生态费政策,将生态保护费列入自来水成本中,水源保护区按供水量收集生态保护资金,出台开采矿产资源生态保护费政策和小水电生态保护费收取政策等等。二是健全生态补偿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现有财力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改变以往单纯以生态公益林为测算对象的办法,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办法,综合考虑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涵养和生态产业发展等相关因素,重点对山区保护生态环境放弃的有关经济发展权给予补偿,并逐年加大补助力度。完善管护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建议由省将源头水源涵养林全部纳入到省级、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并提高至20元或30元/亩以上的补偿标准。完善民生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建议着重解决好山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生态保护区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工程配套资金由省直接解决。三是将袁河水源保护区列入鄱阳湖经济规划区项目。鉴于袁河流域水源保护区的重要性,请求将袁河流域水源保护区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项目。同时,请求在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优先保证污水、垃圾处理、林木防护、小流域治理等环保、林业和水土保持建设,特别是要对以武功山为龙头的旅游业纳入省重点景区予以支持,请求将芦武公路、武功山基础建设列入省重点投资项目予以扶持。
 
阅读 85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邮箱] [社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