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读懂的表情(老林见闻录80)
玩儿到王官,看黄河里的天鹅,就好比在读一篇文笔不同的新文章。
时间是2017年12月15日早上九点半左右,河边的风,不是那么剌骨,河边的水,结了一层宣纸一样厚薄的冰,天鹅跳舞的地方,和春夏秋一样,波纹很迷人。几小片芦苇挺在水里,唱着几千年来少有新意的老曲。高高的杨树,高调哼着只有它们自己可以听懂的乐曲。老远就听见天鹅学生下课般那样的欢笑声,有一种引力督促我加快了脚步。
从把车停好(只有两辆车),到天鹅活动区,就见到了六个人,三个人是管理站的人员,刚把每天定量的玉米撒完,走在景区的路上。三个是游客,也准备要离开景区,说是拍完照了。不一会儿,整个天鹅栖息区,就剩我和大约三百只天鹅了。天鹅们的感觉,我估计是再好不过,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好了,但人心隔肚皮,还是少打交道为好。我感觉无所谓,清静也是我生活的一个爱好,何况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听不懂却绕有兴趋的交响曲。
天鹅虽然是野生的,由于这几年法律对人的约束,它们确实与人保持的距离有所改写,我观察它们时,最多也就三米远,中间有一条管理人员拉的警界线。它们的表情读不懂,不知道其中的爱恨情仇有几分。对生活的追求,它们会不会也讲获得感,是不是也讲究平安就是福。当然,它们不会有春耕夏耘秋收的理念,但却有哪里食物丰富就优先去哪里生活的选择,人们对它们这种趋向规律,称至为“鸟为食亡”。至于它们怎么去实现个体之间的分配,我想它们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如人类一样,以群分,以国划界,还有联合国从中调停,尽管作用不大,总比没有强。它们应该怕的比较多,几乎有食肉生活习惯的生命,它们都会怕,不管那些生命把肉做为主食还是付食。怕人,当然也在其中。不象人,就怕不讲理的人,不要命的人,贪得无厌的人。
从本性上讲,它们会对异性好感。当然,勇猛,智慧,体格健壮,有担当,应该是小姐们心中的白马王子。温柔,美丽,贤慧,体贴,知性,宽容则是帅哥们追求的对象。一个种族能否繁荣昌盛,这些当然是重要的基因基础,它们能繁延至今,也是它们坚守这种进化原则的结果。
熊猫的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少,没有看到过确切的报导。希望天鹅别有一天和熊猫的生态作用一样。靠施舍生存,必竟不是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