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湖北日报】图文: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媒体:原创  作者:潘胜东
专业号:潘胜东 2014/8/5 11:19:02

                                           ~2014-04-14 09:13:58   来源:湖北日报   评论:0 点击:87
 
                                                                  图文: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访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莲。
                        
                                                                        图为:灰雁振翅飞翔。
                              
                                                                 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芡实。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汪训前 通讯员夏向荣 吴志雄 潘胜东
      龙感湖是我省第一个湖泊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梅县境内,南与江西鄱阳湖湿地隔江相望,东与安徽安庆沿江相连,总面积22322公顷,其中核心区8214.6公顷,缓冲区7299.2公顷,实验区6808.2公顷。
在春秋战国时期,龙感湖与江南的鄱阳湖连成一片,称彭蠡泽。汉代三国时期,彭蠡泽南移与江北湖泊分离,时称雷池。历史典故“不越雷池一步”出自此地。
       1954年,长江水利区划办公室将其改名为龙感湖。龙感湖是我省第五大湖泊,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
龙感湖湿地类型多样,有湖泊、沼泽、滩涂、池塘、河流、港渠和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早在1982年,时任国际鹤类基金会(ICF)主席的哈里斯博士考察龙感湖后,当即向湖北省建言设立龙感湖保护区。
       1986年冬,武汉大学胡鸿兴教授在龙感湖发现白头鹤种群数量达425只、黑鹳47只,引起各级政府和生物学界重视。

       黄梅县于1988年划出近700公顷农田建设保护区。
       2009年9月,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国务院批准。
                                                                                多角度认识龙感湖
       8日,乘坐一叶小船,我们从龙感湖下新管理站下水,顺着一个小湖汊划行。船两侧密密匝匝的青草,迎风摇曳。“这是芦蒿,一道风味野菜。”随行充当向导的下新管理站站长黎再先说。
       船划行两三百米后,视野越来越开阔,一望无际的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野菱初出湖面,仿佛一层绿毯,随波荡漾。“每逢七八月份,野菱上市,人们又多了口福。”黎再先介绍,较人工养的家菱,野菱个小味纯。
      “这里是沼泽向湖面过渡地带,水生植被非常丰富。”黎再先说,龙感湖拥有野莲1.2万亩、野菱0.65万亩、芡实0.68万亩、芦篙1.3万亩,水生藻类繁茂,构成壮观的“水下森林”。
       龙感湖查明的野生植物有354多种,其中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秤锤树、粗梗水蕨、野莲、野菱和芡实。秤锤树,是目前国内仅此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黄梅秤锤树”。
       谈笑间,“扑棱”一声响,大家愕然,不约而同地抬头循声望去。“看,白鹤!”只见一只白鹤掠过湖面,张开翅膀飞立在一丛湖草中,开始享受美餐。黎再先说,刚才白鹤掠过水面一瞬间,叼了一只鱼。
龙感湖集原始、博大于一身,形成一个丰富、奇妙的大自然水生博物馆。湖区各种生物自由竞长,和谐共生,是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湖泊。
       经考察,龙感湖有各种野生动物48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白鹤、大鸨、东方白鹳、白头鹤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黄嘴白鹭、白琵鹭等3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白眉鸭、东方白鹳等28种,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有金腰燕、灰鹤、白头鹞等73种,列入《中澳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有白眉鸭、水雉等22种。
       “龙感湖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黎再先说,一到秋冬季,龙感湖成了鸟的王国。
多措施呵护龙感湖
       “湿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亚苏说,设立自然保护区,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10年7月,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甫一成立,就启动龙感湖湿地资源调查,摸清有哪些动植物保护对象。管理局与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国家环境规划院等单位合作,在保护区内开展动植物标本采集、生态环境考察、教学实习等科研活动。
     “近两年,我们开展了黄梅秤锤树和粗梗水蕨人工繁殖试验,人工栽培芡实、野菱等挺水植物试验也有条不紊地展开。”张亚苏说,开展这些科研,为的是更好地保护龙感湖的资源,修复其生态系统。
国家投资2600多万元,完善龙感湖的基础设施。下新、张湖、严家闸三个管理站已建成,日常监管范围基本覆盖龙感湖自然保护区。
同时,管理局积极拓展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的协作交流,引进国际湿地保护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
    “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拖延不得。”张亚苏说,管理局已着手修复鸟类栖息地。比如,退田还湖,退棉还稻,伐除意杨,拆除围网,营造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等,效果不错。同时,为满足鸟类对食料的需求,管理局在与珍稀鸟类生存环境相似、无外界干扰而又不受污染威胁的滩地草洲建水禽食料基地,种植水禽喜欢栖息和觅食的植物,“鸟儿又回来了”。
多困境威胁龙感湖
        打开电脑,移动鼠标,方圆十里各个角落尽收眼底。在下新管理站,黎再先为我们演示如何利用红外线远程视频监控湖区。
     “你们看,渔民正在收网,准备上岸了。”站长指着电脑屏幕说,“4月10日至5月20日是龙感湖休渔期。”
过度捕捞采挖,威胁着水生动植物的繁衍。据介绍,依赖龙感湖湿地生存的渔民1800多户7000多人,他们祖祖辈辈捕鱼为生。湖区的渔民仍然沿袭传统的捕捞方式,围网和网箱养殖,破坏了水生动物的正常回游。有的使用地笼、迷魂阵、电捕、毒捕等禁用渔具,污染水环境,大量繁殖鱼类及幼小鱼苗被夭杀。
     “不仅鱼类被过度捕捞,水生植物也未能幸免。”黎再先说,龙感湖涉及6个乡镇22个村,有固定居民2470户9400多人,荷叶、连藕、野菱、芡实一旦成熟,居民争相采挖,破坏了鱼类的食物链和正常的栖息环境。“专家预测,若持续掠夺性采挖,不出10年,湖区生物链将断裂,一些宝贵的动植物将会消失。”
过量排污,水质恶化。环湖9400多居民日常生活排污一半入湖,严家闸附近的龙感湖硫酸厂、造纸厂等工业污染物7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区,导致湖水富营养化。“我们做过水质抽样检测,湖心污染较少,水质二级,而被污染的地方出现劣五级水质。”黎再先说。
       近几年,水葫芦、水花生等外来入侵物种在湖面滋生蔓延,危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冬季枯腐加剧了湖水富营养化。
       对此,管理局如坐针毡。他们加快编制龙感湖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步伐,目前规划编制已完成,待上级部门审批。
    “还一湖清水,困难不少。”张亚苏眉头紧蹙。如何实施生态补偿?7000多渔民上岸后如何安置?一系列难题待解。

                                                         (原载于湖北日报2014年4月12日7版)

 

阅读 40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