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见议——浮萍
这是一种湿地中常见的植物,适宜在不动的水面上生长繁殖,从没有见人种植过,只要气温、水温、水中的营养物质付合要求,便会见到它们的身影。孩童时在河沟里玩耍,就观察过认识过询问过,繁殖的很快,一两天时间就能将一个小水潭布满。曾见有人将它们从水里捞出来拿回家喂猪。以后也听说,水中的鱼儿们也吃它。现在观察,似乎在它的周围,水的透明度要高一些。把学过的知识拿来对照分析,得出这样的一种说法,浮萍在太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同时,会放出一部分多余的负氧离子,或着说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氧气,当然也要消耗掉水中的一部分富营养化物质,或着说叫污染物、有毒物。至于说浮萍光合作用所生产的物质的安全性如何,能不能喂猪,或着说鱼儿们吃了以后会不会对吃鱼的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要看水中污染物的成份如何了。农业专家们说的农作物有毒物残留,在这里可以用上,不过农作物是根据土壤或大气环境中的有毒物含量来推定的,浮萍就要根据水中或大气环境中有毒物含量来推定。推定只是大概的定向,最终当然是科学测定为准。
不过,现在不急着议浮萍的有毒或无毒,首先应该议的是,要不要感谢这种植物。
这要挌以前,啥感谢不感谢的,它浮萍要生存,要繁育后代,要把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不存在谁感不感谢谁的问题。要人说,它浮萍还得感谢一下人或畜呢,因为有了人或畜的生命活动,才使得水中有了它们浮萍可以生存繁衍的条件,公平的说,谁也不要感谢谁,相视一笑理解万岁就得了。
可是现在不行了,人们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太多了,多到浮萍和它的亲戚们都要得“三高”了。这就象人们以前对淡水的需求一样,总以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信,你可以去问问经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们,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周总理什么时间为淡水安全或缺乏担心过。最让人可以推测的就是,新中国刚成立时解放军挺进北大荒,为什么,把湿地改造成良田呗,挌现在那可是破坏生态的大问题,但那时让人能生存下来才是真的,积累足够的物资发展社会主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是真的。
我们今天确实得感谢浮萍和它的亲戚们。你说,城市里的污水积聚在一起,那看着绝对不可能有碧水一潭那么惬意,大热天的再散发着一种异样的气味儿,老远就有让人不想亲近的感觉。如果浮萍们要是把这种现象盖住了,不说它们能产生多少负氧离子,是不是很象一片绿地。如果要是水葫芦啦大薸啦,那劲儿肯定会比这浮萍大多了,还愁那水不清,气不爽。有人说,城市里见不到污水,或城市污水都经过处理了,如果你要是真有机会可以去实地看一下,或到城市污水聚集处调查一下,看看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是什么感觉,不让污物最终有个去处,那都是治表不治本的哄人行为。
俺感觉,不管你怎么处理,花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都不如让污物变成浮萍和它们的亲戚这样心里觉着坦然,即便它们的成份含有动物或人们不喜欢的物质,必竟,这是正儿八经走出了生态循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