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4月14日讯 盐城市,这个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在今年的2月20日早上6时20分左右,部分地方的自来水出现刺鼻的异味,无法饮用和使用,经检验为挥发酚类物质超标。于是盐城市市民只能抢购纯净水。一位市民表示:“我给一家纯净水公司打电话让送两桶水,对方报价70元,还不送,让我自己去取。”其实在平时的正常价格,一桶纯净水售价仅为8元左右。
此后,有关部门查明,此次污染为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在2天内将30吨危险液体废物——高浓度含酚钾盐废水排入厂区外的河沟,并通过闸门下泄到水源地新洋河的上游蟒蛇河,进而污染了盐城的城西水厂和越河水厂,造成盐城市盐都区、亭湖区、新区、开发区等地区停水,断水的居民有20多万。
———现状———
湖泊水源地污染严重
水是人的生命之本,饮水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相对于盐城这样以河流为水源地的情况来说,我国流动性差的湖泊类水源地的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资料显示,我国共有24800多个天然湖泊,其中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300多个。湖泊储水总量7088亿立方米,是地下水可开采量的2.2倍。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全国城镇饮用水水源的50%以上源于湖泊;全国粮食产量的近1/3—1/4来自于湖泊流域,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0%以上。
在3月31日举行的“十三届湖泊大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办方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据《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组调查结果,湖泊型饮用水源地水质最差。据200多个湖泊调查结果,其中80%已发生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生长,影响饮用水水质,已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不但对野生动物、家畜及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且给生态环境及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城市湖泊目前都处于富营养化或异常营养状态,绝大部分大中型湖泊均已具备发生富营养化的条件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湖泊,富营养化仍未摆脱逐年加重的趋势。具体来说,以太湖梅梁湾为代表的重污染湖湾,水污染程度和范围仍然呈加重的趋势;以洱海为代表的富营养化初期的湖泊,面临着水质恶化加大的压力;白洋淀等草型湖泊面临沼泽化威胁;以巢湖东端湖区为代表的饮用水源地,局部湖区已殃及周边居民健康,并带来社会安定问题;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过水型湖泊,水生生态面临严重的生态退化……
———原因———
工农业发展加剧污染
王圣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我国湖泊基本都是浅水湖,容易发生污染问题。如太湖富营养化严重,完全具备发生水华的条件;其次,来自农田和农村村落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而工业造成的点源污染虽然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排放量仍然很大,亦加重了湖泊的负担。
十三届湖泊大会主办方提供的材料显示:由于近年来湖泊及其流域周边的地方政府实施城镇化和工业化战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生活污染源使得污染负荷迅速增加,这些污染大多都排入湖泊。
研究和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任官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湖泊环境保护,提出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战略举措。为改善大型湖泊太湖、滇池、巢湖的生态环境,我国各级政府投入巨资用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讲,我国对湖泊富营养化与水华的机理研究和治理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的湖泊环境保护无论是污染治理、水质改善,还是水量保有、生态恢复,以及流域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
政府投资启动重大科技专项
任官平透露,中央政府投资了约356亿元的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十一五”期间用于湖泊治理的约20亿元。此外,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在湖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高达数千亿人民币,其中仅太湖一湖的治理投入就超过1100多亿元。
据悉,湖泊是国家启动的“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6个主题之一,课题目标是全面掌握流域污染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与湖泊水质变化、富营养化间的响应关系,初步提出解决我国湖泊水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治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研发不同类型湖泊水污染治理和富营养化控制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形成湖泊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的总体方案。到2020年,为确保湖泊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提供成套技术与成功经验等。
结合短期应急和长期治理
王圣瑞说,尽管太湖完全具备发生水华的条件。不过目前太湖周边城市已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一旦气温上升,发生水华,就将采用集中打捞或各种应急技术,保障到周边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但应急预案和技术只是治标,从治本来说,还需对太湖污染进行长期治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农业水源污染,我国3亿农民得不到安全饮水的问题。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说,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和饮水形势严峻,不但威胁农村人群的生活安全,也已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国家已明确提出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据国家《关于实施“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将对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等,优先进行防治。
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王圣瑞说,我国最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力度,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农田施肥灌溉的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以及对水环境的危害。对于农村村落的污染治理,我国也已开始在太湖、洱海等湖泊周围推广分散式处理的模式,收集并处理人畜生活垃圾。
———延伸阅读———
本稿为中国化工网www.chemnet.com.cn整理
认识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击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湖泊会从平营养湖过渡为富营养湖,进而演变为沼泽和陆地,这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华,在海中叫赤潮。在发生赤潮的水域里,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生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阻碍而死去,腐败后放出氮、磷等植物的营养物质,再供藻类利用。这样年深月久,造成恶性循环,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味,造成鱼类死亡。
-相关新闻
世界湖泊大会是由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发起的国际湖泊环保领域的系列国际会议。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定于2009年11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院等共同举办,大会的指导单位包括全国人大环资委、政协人资环委、科技部、环境部、水利部、中科院等10个中央部门。此次大会的主题是“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届时,将有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350位国际代表参会。此次大会将汇集全球湖泊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发表国际湖泊保护领域前沿科技进展和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对我国近20年来湖泊管理和科技发展成就的一次集中检阅。